整體競爭力下降:日本的出口份額從1984年的12%下降到2010年的7.6%。2010年,美國的出口份額占世界的16.9%,德國占14%,韓國的份額也逐步增至5%,有趕超日本的趨勢。
專家不如以前:2000年日本在電子產品方面的專家占全世界的26%,2011年下降到14%。電子制造業已經算不上日本的支柱產業。貿易盈余從2000年的6900億日元下降到2011年的1200億日元,跌幅多達82%。
半導體業衰落:1990年,日本對全球芯片行業享有絕對的控制力。全球前20的半導體制造商中,占據了55%的席位。2010年,芯片業的零頭老大的是的英特爾,占全球市場份額為51%。日本的份額下降到24%,韓國份額19%。三星成為全球第二大芯片制造商。
虧損嚴重:爾必達表示,今年在電話電視芯片上將損失170億美元。該數字相當于三星研發費用的3/4。Katz指出,自2000年到現在,日本高新產業的產品總量已經減半。
轉移挖空:Katz在評論中指出,有1/3的日本工廠已經轉移到海外。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低估日本科技業的恢復能力,日本還擁有眾多的工程人才。但是,復興的速度和深度難以估計。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