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商的成長是在資本市場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企業經營主要依賴資本的運作,并沒有真正從運營管理上下功夫。筆者以為這與前期電商之間的價格戰有著密切的關系,價格戰競爭的還是流量,流量也直接反映了銷售額,而前期支撐銷售額大幅增長的動力就是沒有休止的低價打折和優惠活動,而這些恰恰是電商的利潤所在。
而最近京東商城的CEO劉強東下令明年必須贏利,可見京東商城如今也捉襟見肘;筆者分析當當網和老對手天貓合作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當當網被京東商城超越后始終沒有更好的營銷策略助其走出困境。物流配送的滯后和支付手段的單一是當當網始終落后于競爭對手的根本原因。
天貓商城不僅單一的經營B2C業務,同時它還提供平臺為個體商家服務,利用低價渠道積攢人氣是天貓贏得流量的重要手段。互聯網公司想要盈利的根本保證就是流量,全國幾大互聯網公司里賺錢最多的就屬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這三家公司;精明的人會發現這三家公司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流量驚人,遠遠高過其他互聯網公司。
當當網投靠阿里巴巴也就是借著天貓這一平臺撈取些好處,以此獲得更高的收益。筆者一直擔心的就是如果電商丟失了低價這一制勝的法寶,那么該從哪里獲利呢?靠價格營銷這一策略風險很大,并且以此建立的信用也很脆弱。所以解決垂直電商目前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改變傳統的銷售策略。
改變營銷策略的主要目標是提升盈利能力,不僅僅是銷售量。解決盈利的方式有多種,比如對用戶群的劃分,有些商品只適合富裕階層,就像奢侈品這樣的東西;更多的則是針對普通工薪階層的商品,這就需要在服務上和物流方面下功夫。前一段時間京東自建物流為的就是不和物流公司發生沖突,統一解決商品的流通,從而提高效率。
另外挖掘市場,對市場潛力的發現不夠,消費群體的需求和銷售之間的矛盾很大,消費者想要買到的東西往往不合心意,這與電商缺乏體驗有關;很多消費者都是在線下看到某款產品,然后再到線上購買;可是線上服務人員卻不了解消費者的購物傾向,不能及時發覺市場動態和消費需求,這也是垂直電商面臨的一大問題。
最后一點是網站前臺和后臺的整合,前臺的銷售常常和后臺的供應鏈不在一個節奏上,銷售很好的產品常常斷貨,或是物流渠道達不到顧客的要求,從下單到收貨的時間間隔太長,或是中間出現紕漏這都是目前出現的問題。
由單一的銷售商品到建立平臺這是一個過程,而建立平臺之后再向品牌轉變又是一個過程,這中間需要多次轉化,不過電商化的趨勢已經很明顯,就看誰做的好誰做的強。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