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維修亂象眾所周知。商務部今年頒布了有關家電維修服務業管理辦法,要求維修企業的上崗人員都要經過資質培訓,不得虛列、夸大、偽造維修服務項目和內容,明確了增值服務、維修過程和家電配件的收費標準。然而,該辦法正式實施至今,我行我素的家電維修“黑網點”還是大量存在。
管理辦法為何未能治好家電維修之亂?筆者認為,主要在于缺乏具體配套措施。相關管理辦法確立了家電維修服務行業的規范,界定了哪些屬于不法行為,這些都很有必要,但是與之配套的技術化操作細則也需及時跟進,包括如何執行、誰來牽頭操作、如何具體監管,等等。說白了,管理辦法不能只寄希望于從業者自己良心發現去“從良”,而是要通過具體有效的措施,讓從業者不敢鋌而走險,斬斷不法經營者的生路。
家電行業不乏政令暢達的例子,不久前實施過的家電以舊換新、家電下鄉就取得了成功,廠商、賣家、消費者三方得益,究其原因,正緣于政府有關部門的參與和配套政策的出臺。現在,家電維修服務行業也需要這種自上而下的“總動員”,尤其是深受“劣幣驅逐良幣”之苦的家電維修服務行業正規軍,更是對有序市場的建立有著深切期盼。
“黑網點”以欺詐為生,壞的是整個行業的名聲,受到連累、影響到業務的是守法經營的正規軍。況且,“黑網點”無本經營,而正規軍需要在人員、技術、物流及品牌形象上花費大量的精力和開支,成本很高,效益上往往敵不過“黑網點”。在這種情況下,家電維修服務正規軍日子難過,結果只能隨波逐流,也失去了進取動力,服務水平也難提高。
為了正本清源,家電維修服務業呼喚管理辦法早日真正“落地”。在上海,目前至少可以做三件事,一是完善和推廣“上門服務證”查詢系統,上海電子產品維修服務行業協會已經建立了一個可供消費者查驗維修人員身份的上門服務證查詢系統,這樣的系統還需得到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共同推動,以實現市場全覆蓋;二是加強家電維修服務專項培訓,提高從業者資質水平;三是扶植正規軍,以正壓邪。像華聯家維就是上海百聯集團旗下的家電服務品牌,應該鼓勵這樣的品牌做大做強。
政策要落到實處,有效執行是重中之重。只有配套措施盡早到位,管理權責盡快明確,家電維修服務業管理辦法才能體現出法律的權威和剛性,為行業正規軍保駕護航,把家電維修服務行業的混亂現象鏟除干凈。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