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空調銷售進入旺季,各大空調廠家打出的促銷信息也進入了“旺季”。其中,美的、奧克斯等空調廠商高調打出“一晚一度電”“一度電到天明”的促銷信息,更是引來了業界的關注,以及各大媒體跟蹤。有媒體認為,一晚只需一度電的廣告語,過于夸大實際節能效果,這種看上去很節能的宣傳,只在理想的實驗室狀態下實現,消費者實際使用時基本無法達到。而在面對種種質疑,空調企業回應稱,實現廣告宣傳的節能效果,要有特定的使用環境和使用時間,并充分拿出各大檢測機構的有效證據。兩個觀點爭論不休,但筆者卻有著不同的觀點與建議,其實大家不需要將有限的時間與矛盾點集中在“一晚一度電”的焦點上,而應該探究此項技術能否帶給消費者的實際節能價值,真要能帶來實際節能價值,不管多少度我們都要予以尊重;二是我們要鼓勵上述企業要從特定的使用環境和使用時間的檢測(中國國情下既定檢測)走出來,加大創新力度轉變成在任何使用環境下的節能突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一晚一度電”之爭中,回歸到我們創新價值的原理之中。
首先,消費者要理解中國特色的“既定環境的檢測”,不管是汽車、家電等等耐用消費品,還是牛奶、純靜水等等消費食品,中國都是在既定環境的檢測為標準。好比空調:空調器的性能受環境的溫度、濕度影響較大,為統一產品的測試方法和性能要求,使不同型號、品牌的空調器產品的測試結果具有可比性,需要專用的設備控制環境溫濕度和測量產品性能,這必須是在專業的檢測機構實驗室才能實現。在普通用戶家庭中不可能具備這種能力和設備,其環境是變化的,不能滿足測試的要求,不同用戶的溫濕度環境也不同,100個家庭有100個環境條件、更有100個不同的測試結果,數據不具有代表性。只有使用實驗室嚴格測試的結果才能反應出產品的性能狀態,結果才具有可追溯性和可比較性,才能體現出不同產品間的差異,在實驗室進行測量是國際上認可的公正可靠的方式,也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方式。
目前市場上,不管是電器產品還是其它品類產品所宣傳的數據,普遍都是引用實驗室的測試數據,消費者到商場看一些宣傳物料就可驗證。國家及地方的技術質量監督部門抽查產品的時候,也是送到相關國家認可的實驗室進行測試的,依據測試結果進行判斷的。例如在汽車領域,生產企業按照要求及時向工信部報送新生產或進口的車型綜合油耗,并在汽車出廠時,在車上張貼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其數據與實際行駛數據同樣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其次:作為一個有責任的家電企業,怎樣將科技創新返惠于民,能確實從實驗室的測試數據走向于民,真正為消費者產生創新價值,這才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現今中國家電發展已經從4P營銷——產品(product) 價格(price) 渠道(place) 促銷(promotion),轉入到4C營銷——消費者(Consumer's needs&wants)、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溝通(Communication)的時代了,原來以產品為核心的價值鏈循環體系;現今已變到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價值鏈循環體系了。在這過程中,實驗室的標準,還是實際用值的標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的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真正的讓消費者擁有節能價值才能贏得尊重。而作為一個有擔當的家電企業,更要通過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手段,從技術創新、提升消費者使用體驗和促進行業升級進步等三方面,進一步讓中國家電企業擺脫價格戰、概念戰、促銷戰等低層次的市場競爭,從而引導行業走入有實際使用價值、真正讓消費者感受到創新帶來的價值。
就在筆者準備撰文時,還有網友將紅網報道的《網友投訴美的空調一晚1度電變7度 售后稱廣告你也信?》文章轉發到我郵箱,讓我給予關注。回答同樣,我們應該給予空調企業更寬松的生態環境,加大研發投入,讓其從實驗值走向使用值上,這才是我們消費者愿意看到的。況且,空調企業只要在節能上有所進步(不管是既定值還是使用值),我們都要予以尊重與認可,因為每天一小步,才有成功一大步。
(洪仕斌: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執行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