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家電協會 朱江華
大魚吃小魚 就是吃不下天下
從2000年國美與蘇寧電器開始踏上全國擴張之路到如今已經真正10年了,可以說,中國家電連鎖十年發展史就是一部并購“血淚史”。
從20世紀末到2004年,中國家電連鎖可謂是“軍閥混戰,諸侯割據”的局面。
雄據北京——國美黃光裕與大中張大中;江南王——蘇寧張近東與五星汪建國;東北虎——黑天鵝;占據山東的“濟南王”——三聯張繼升;上海“東方明珠” ——永樂陳曉;中原侯——通利王駕宇;華南虎——東澤吳裕慶以及“長沙王”通程周兆達和“湖北王”中百汪愛群等等為了爭奪地盤,擴大勢力范圍,或者為了保住地盤而征戰不休。有的為了壯大勢力而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進行了營銷管理、擴充自身力量的活動。有的則巧取豪奪,用虛假價格套取利潤。但是,就整體上而言,中國家電連鎖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2005年,風云突起、并購成風,競爭越發激烈。中國家電連鎖業在幾經騰挪之后,終于殺入了驚心動魄的戰國時代——這是一場大魚吃大魚 就是吃不了天下的博弈。
本文羅列了2005年發生在家電業的幾起影響較大的連鎖并購事件,以此窺見家電業強者愈強的發展態勢。
1、4月,中國家電連鎖排名第4位的江蘇五星電器收購排名第13位的青島雅泰電器有限公司,同時宣告中國首個家電連鎖聯盟“中永通泰”徹底破裂。
2、4月,國美電器收購了黑龍江家電銷售行業龍頭哈爾濱黑天鵝。
3、6月,國美持有愛多集團51%股份從而完成對愛多集團電子產業的控股收購工作。
4、7月,永樂收購家電連鎖企業燦坤32家
5、8月,國美收購易好家100%股權,代價是2000萬元。
6、
7、9月,永樂全資收購河南通利家電。
8、11月,國美以700萬元的代價全資并購武漢中商的全部家電零售項目。
9、 12月,國美電器吞下了常州金太陽家電賣場。
再加上2003年11月份永樂5000萬收購東澤,至此,中國家電連鎖企業完成從“春秋時代”,到“戰國時代”的過渡。而以國美為主導的,國美、蘇寧、永樂、五星四強鼎立的行業新格局最終形成。
中國家電產業資深評論家羅清啟指出,2005年是家電連鎖零售業發展最迅猛的一年,但并購也暴露出一些行業整體問題,值得業界的探索和反思,如惡性擴張導致單店經營效益的下降等,為2006年的行業調整埋下伏筆。
[NextPage]錯位式聯姻:國美VS永樂大中
其實,一系列的變局從2006年初“巨頭”們的聚會就埋下了伏筆。分分合合之間,家電連鎖業的未來既迷惘又清晰……
在人們眼里,國美、蘇寧、永樂、五星這四家國內家電連鎖業大佬水火不相容。事實上,他們的競爭也確實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不僅價格戰硝煙彌漫,就連各自相鄰的門店員工也能大打出手。
然而,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國家電連鎖業上演的離合恩怨無不以此為繩。
2006年,
但讓在場家電企業和媒體大感疑惑的是,五星電器被排除在外。
而在論壇上最惹眼的是,盡管中國四大家電連鎖商的掌門人表示,沒有必要堅持“門戶之見”。
盡管國美總裁黃光裕表示,雖然是競爭對手,但應該以大局為重,同行之間,應該由“過度競爭”駛入健康、穩艦可持續發展的競爭。
但空氣中彌漫的火藥味,并沒有因為首次表現出了合作的“姿態”而欣慰。
蘇寧總裁孫為民還是明確表示了“雙方是永遠的天敵”,并倡議競爭中“只文斗不武斗”,伴隨著口水仗不斷升級升級的趨勢。
黃光裕反駁到,“同行間可能很難共生共存”。
在此之前,有坊間傳聞,2006年春節后,黃光裕、張近東、陳曉、張大中四家巨頭接觸,明確要在未來解決四家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惟一的選擇是:合則強!而新的發展方向,就是四家公司實現通過區域、資金、股權置換等方式合并合作,重新提高效率。
但具有戲劇性的一幕讓業界驚訝,四家巨頭想通過區域、資金、股權置換等方式合并合作美夢一夜間被永樂與大中合并打破,4月24日,中國永樂宣布,與北京大中電器簽訂戰略合作及優先收購協議,永樂可向北京大中電器優先收購100%股權,與國美蘇寧成三足鼎立之勢。
而五星電器在2006年5月“引狼入室”, 用其75%的股權出售給世界最大的家電連鎖企業百思買獲得1.8億美元,成為外商企業,引起業界一片嘩然。
這不僅讓中國家電連鎖業如何從競爭走向競合?變得撲朔迷離。更使得中國家電連鎖業的格局變得越來越微妙。
一位業內人士如此形容:“亂云飛渡,難從容。”愉快的合作都一樣,不幸的合作各有各的痛。
[NextPage] 正當永樂與大中合并成為國美心頭大患之際,永樂正陷入與大摩等機構投資者簽署的上市對賭協議中的威脅中,同時又陷入了全國性擴張導致利潤下降的泥潭中。
于是,陳曉獨自一人北上,出任新國美集團的總裁。
然而,國美跟永樂的合并把大中推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是張大中與陳曉的關系在緊張氣氛中,因而他們之間的關系沖突也終于浮出水面。
因在之前的
有業內人士笑稱,這就像新婚不到100天的新娘聽到自己的丈夫忽然宣布要與他人舉行婚禮,既有對丈夫花心的憤怒,又飽含不能守住丈夫而顏面大失的郁悶。
無論業界如何解說國美、永樂、大中三者之間的婚姻如何如何,但黃光裕成功地把生米煮成了熟飯。
兵臨城下 大中VS國美蘇寧
“無論是黃光裕,還是陳曉,又抑或張大中,他的對手其實是蘇寧。”證謀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分析師冀書鵬表示。
2002年4月16日,蘇寧電器集團宣布正式揮戈北上。進軍號稱國美電器大本營的北京城,同時開出了一個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電器大賣場,本來井水不犯河水的國美蘇寧兩家從此開始較量起拳腳來了。
暫且不論國美與蘇寧在北京城如何進行價格廝守,得到實惠的總是咱老百姓!
常言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時隔三年,2005年7月19日,國美正式宣布進軍蘇寧大本營——南京,國美總裁黃光裕親自披掛上陣督戰。而開業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的國美南京總店離蘇寧總店僅百米之遙,欲在客場與蘇寧上演一場激情碰撞。
實際上,隨著國美南京開業,國美和蘇寧的一場貼身肉搏開始上演,首先兩巨頭都以撤產品迫廠家不許進入對方賣場為競爭手段;其次兩家越打價格戰,咱老百姓越得實惠。
事實上,國美與蘇寧兩大巨頭無論是在北京對峙,還是南京的拉鋸戰,顯然都是象征意義大于經濟意義,更多的是一個形象工程。雖然對方的到來使得總部的壓力驟增,但無疑是為對方隨時了解對手動態和反應規律提供了一塊絕好的試驗田。
[NextPage] 轉眼到了2007年,北京戰場國美蘇寧兩強相爭,進入最后的貼身肉搏戰。此時的大中電器,無疑成為兩強之爭中的虎視眈眈的“肥肉”。
眾所周知,大中電器在北京家電市場占據50——60%市場份額,其掌門人張大中本想借與永樂合并,來遏制國美發展勢頭,卻不想陳曉移情別戀,嫁入黃家,同時也埋下了張大中與陳曉之間“劍拔弩張”的伏筆。
誰將成為大中電器的婆家,變得撲朔迷離,引發業界猜測不斷!因此,此時的張大中在國美蘇寧兩強之爭的眼中,變得“香噴噴”!
坊間傳聞,張大中接觸已有一年光景,最終蘇寧答應了張大中30億元的報價。
蘇寧方面表示,已委托第三方對大中電器進行財務評估,并同投資者就收購大中進行了廣泛溝通,對收購大中的價格范圍有了大致認可。
如果蘇寧收購大中,其在北京的門面加上大中的門面,在規模和優勢上超過國美,那么對家電業帶來的震動不亞于百思買收購五星,也等于徹底在國美的大本營按上一顆定時炸彈,這讓一向強勢的黃光裕絕對不能容忍的,更促使國美加快收購大中的步伐。
黃光裕的急進與霸氣是業界有目共睹的,此時黃光裕發動突然襲擊,以高出蘇寧電器20%的價格利誘張大中,這遠遠超過了張近東30億的心理底價。
張大中也步陳曉的后塵,將大中電器嫁入黃家,但與陳曉不同的是,張大中手攥數十億人民幣歡度自己神仙般的余生去了。
緊接著2008年3月4日,國美電器通過萬盛源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以19.9元/股曲線拿下三聯商社2700股10.67%股權,成為三聯商社的第一大股東。
[NextPage]汪建國拐點 連鎖進入“三國”時代
話說五星電器,2006年,百思買控股五星電器后,汪建國仍然留在五星電器任一把手,并兼任百思買亞太區高級副總裁。
然而,正當國美與蘇寧在全國各地戰場上進行鏖戰時刻,中國家電連鎖老四五星電器在干什么?引起業界的不同的疑惑,一是百思買控股五星后,實在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百思買自從開出首家上海店后,20個月之后,第二家門店才開張。五星更是從之前的高速擴張急劇萎縮;二是百思買以“以客戶為導向” 商業模式與五星“得資金者得店面,得店面者得天下”發展模式對撞,是否符合中國連鎖的特色;三是百思買與五星畢竟無論在企業文化、經營理念還是管理模式、人才培養等方面都有很大差異,如何糅合這兩個完全不同內涵的品牌文化更是一道難題。
按照百思買中國副總裁、五星電器總裁說法王健,百思買整合五星電器經歷了“劇痛”。“要想把一個原有的一個團隊,一個企業的文化,要想在短時間之內有這樣的一個順應世界五百強的要求,可以說這當中有很大的劇痛,也有很大的一些迷茫。
2009年,美國最大的家電連鎖商百思買宣布用1.85億美元買下五星電器管理層手中剩下的25%的股權。全資收購完成后,百思買5家門店加上五星電器160多家門店,位居中國電器連鎖的第三名。但從2006年百思買控股到2009年全資持有,五星電器的門店數增加了30多家。
本文列舉2009年五星與國美開店對比表:
2009年,國美計劃開100家店關100家店,維持現在的門店第一——1300家規模。2009年蘇寧將新開210家門店,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總店將達到1000家左右。
"這種不舍,很大程度是出于情感的角度,自已一手創建的企業,付出那么多心血,很難割舍。"五星電器原董事長、總裁汪建國在將其一手創立的五星電器最終以3.69億美元的身價“賣”給百思買并退出百思買中國管理團隊后的后的感嘆!。
但汪建國并沒有退隱江湖,而是創辦了五星控股投資有限公司后,其旗下除了直接投資的“孩子王”與“好享家”, “試水”嬰童和中高端家居消費市場。也許這將是汪建國又一個重要的人生拐點。
黃光裕出事 蘇寧趁虛而入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禍福單行。”2008年上半年,國美在全國的版圖范圍越做越大,在由“巨頭向”邁入“寡頭”時代的關鍵的時刻,
然而僅時過一年多,陳曉與黃光裕就公開出現裂痕,陳曉對外宣稱要致力于國美的“去黃(光裕)化”,而黃光裕則以大股東身份否決了陳曉引入外來資本進入國美的決議。隨后黃陳二人矛盾日益尖銳徹底為敵。
因此,這里記錄了決定國美電器控制權歸屬的
時間:2010年9月27日。
陳曉說:“假如他在這里,說實在話,我早就應該離開公司了。”
他透露,早在2008年黃光裕出事前,他就萌生了離開國美電器的打算。
陳曉回憶說,2008年11月17日黃光裕被帶走調查前曾與他見過一面,這也是他們最后的一次見面,其后他只能以文字跟身在獄中的黃光裕做簡單交流。“我在2008年的時候就提出來要離開公司。因為我感覺我和他之間有共同點,但是也有一些相沖突的觀點。”
陳曉坦言,他與黃光裕的分歧在于公司規模與差異化競爭上誰更重,“我認為,公司要的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是差異化的競爭,要有核心的競爭力。有了一個核心競爭力,企業永遠會健康,而不是考究短期內規模有多大。規模固然重要,但是沒有內涵的話,那還是有風險的。”
在國美相繼爆出各種危機之時,競爭對手蘇寧卻在趁勢擴張。
盡管蘇寧高管稱擴張是預定計劃,并非針對國美出事的“趁亂挖角”之舉,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此舉恰恰就是蘇寧在國美出事之時“以實擊虛”的擴張策略。
請看黃光裕方面代言人國美與蘇寧的業績對比,就說明了一切:“原來蘇寧的市場份額一直占國美的60%左右,現在卻全面超越國美, 2008年上半年,競爭對手的銷售收入為國美電器的70.09%;而2010年上半年,國美凈利潤是9.62億元,還不到2008年的水平。而競爭對手2010年上半年上升至20億元左右,比2008年幾乎翻倍。”
一盤沒下完的棋 兩張如何對壘?
到此,曾經叱咤風云的國美黃光裕、永樂陳曉、五星汪建國以及百思買幾大家電連鎖巨頭相繼都有自己的歸宿,但與他們不同的是,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巍然屹立在南京紫金山上,傲視群山小!而不惑之年的62歲大中創始人張大中不像業界傳聞的那樣,過著仙人的生活,如今不得不出山,成為國美的第三任董事會主席。
國美與蘇寧戰爭現在是否剛剛真正開始,未來三年,蘇寧董事長張近東與國美董事會主席張大中如何博弈,記者采訪多名中國家電產業的專家,看一看他們的觀點!一下是采訪記錄!
朱言辣語:陳曉辭職,張大中接任,國美結束內斗,你是否認為國美與蘇寧真正的戰爭現在剛剛開始?
中國家電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張大中接任,并不出現國美與蘇寧又要發動新一輪戰爭,現在家電連鎖面臨是他們自身突破與革命的問題。
家電中國網主編大海:是,國美和蘇寧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客座教授賈福春:由于國美3年的動蕩,蘇寧在實力上與國美拉開了差距,因此,國美和蘇寧在2011年必將展開更加激烈的競爭。
家電網主編李韜:如果一個沒有國美的賽場,蘇寧的發展會變得更孤單,兩強相爭更能顯示出叢林規則的生態環境。
騰訊家電網主編馬偉強:國美和蘇寧的戰爭還沒有真正開始。從當前格局看,國美元氣受損但并未大傷,高管團隊穩定后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反攻。
中國消費電子渠道商聯盟秘書長吳咸建:國美與蘇寧真正的戰爭剛剛開始,或者準確的說從第一個十年,以追逐門店數量競賽為核心的對攻階段,進入以提升門店質量競賽的持久戰階段。
中國家電網新聞主編左延鵲:國美電器在經歷了兩年的動蕩之勢后,國美凈利潤和營業收入不如蘇寧。特別是,昔日的老二已經遠遠超越老大。美蘇之爭短期以內仍以蘇寧勝出決出勝負。
帕勒咨詢執行董事羅清啟:只要市場存在,在市場中的競爭主體的戰爭就無時無刻底存在,競爭不會因為任何一個競爭主體的內部事物而停下腳步。
朱言辣語:
洪仕斌:建議張大中不要迫于蘇寧業績有壓力,要有各領風騷三五年的思想,做好自己才是關鍵。
大海:執行黃光裕的擴張策略。
李韜:目前國美電器應從管理層的杯葛之中走出來,利用張大中的威望加強業務的發展。無論如何,蘇寧電器上一年度的發展己經大大超越了處于動蕩的國美電器。
馬偉強:預計國美業績還會繼續穩步提升,但幅度是否能保持或者逐步提高還要看國美內亂能不能徹底解決。
吳咸建:國美2011年財報收入、營利指標成長率交出一份堪以媲美蘇寧的答卷。但關鍵是張大中未來的戰略是否起作用。
左延鵲:張大中不是陳曉,自然會聽現在國美的幕后老板——杜鵑的指揮行事。至于張大中作為任何震驚朝野的戰略發布,都是黃氏家族在背后做操盤手而已。
羅清啟:不要只去觀察一個人怎么影響一個企業,要觀察的是一個市場結構怎么去影響一個公司的戰略,然后是這個戰略怎么去影響一個公司的領導。一個市場一直是一種矛盾的存在,這個矛盾就是一個對手在引導另一個對手對自己的競爭,張大中進入國美就進入了整個家電連鎖市場競爭的對立統一的矛盾中了。
朱言辣語:未來三年,張近東與張大中的博弈,從個人實力,經營策略等來看,你給出一個看法?
洪仕斌:張近東與張大中倆人性格相似,都是儒商性質,所以在未來的競爭中,其經營風格會有所相近,但國美與蘇寧的短期競爭,可能還是規模原則。
大海:國美內亂時期的滯后被蘇寧拉開了距離,國美在短期內難以超越蘇寧。
賈福春:張大中的戰略不會離開店面擴張和單店效益提升,學習和追趕蘇寧。
李韜:這不是兩個企業領導之間的博弈,而是面對經濟環境的巨變如何認知與應變的競速賽。
吳咸建:兩大巨頭不僅走出個人決定企業成敗的階段,更是兩大團隊綜合能力的較量,國美與蘇寧之戰不可能一如當年,兩個人的戰爭。
左延鵲:張近東是老板,張大中是職業經理人。從經驗上來講,張大中和張近東能力差不多,但從當下美蘇的管理角度來看,張大中因為不是決策者,自然難以真正管控好國美電器。
羅清啟:競爭的企業不存在個人的博弈,存在的是組織的博弈,也就是說企業中的領導是把整個企業的資源作為籌碼來出牌競爭的,現在的中國家電連鎖業中已經沒有發展戰略或者是商業模式的秘密了,未來三年的競爭焦點是所有競爭環節的質量競爭,這是基礎,另外,最最重要的一點是看誰先有能力真正把產業鏈整合梳理起來。
朱言辣語:你認為張大中在國美是個過渡型的人物嗎,假如是,你認為國美會是誰接他的班?不是,也給一個答案。
洪仕斌:我認張大中不會是過渡式人物,除非張大中自己要解甲歸田。黃光裕的夫人杜鵑肯定不會從幕后走上臺前,因為在臺前與幕后,不影響她在國美的地位。
大海:不好說!
賈福春:以張大中62歲的高齡,應該是個過渡性的人物。
李韜: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張大中的角色仍無人可以取代,可謂黃家設置的一根定海神針式的標簽人物。
馬偉強:張大中是過渡人物。但接班人不會從現在的高管中提拔。
吳咸建:張大中在國美是個過渡型的人物或者影子掌門人的角色。
左延鵲:張大中是過渡性人物。是各方權力和利益的平衡。但國美未來真正的接班人應該是杜鵑。
羅清啟:誰接班已經并不重要了,一個公司的成熟標志是組織戰略成熟而不是那一位領導人的成熟,組織戰略成熟可以賦予高層管理團隊普遍的成熟,這樣接班只是人的生理時間的承接而已,如果一味的依賴一位領導的個人能力對任何公司來說都是危險的,從現實的表現看國美已經進入了戰略成熟期。
朱言辣語:目前,你認為張大中在與張近東競爭中,面臨著挑戰和機遇是什么?
洪仕斌:張大中面臨的挑戰,是現今蘇寧已有趕超國美之勢。面臨的機遇,是現今中國家電連鎖的重心是三、四線市場,而在這一市場,蘇寧也沒有成功布局,都在探索期,這對于國美下步發展是一個機會。
大海:從綜合指標看兩家的實力相差無幾,蘇寧一直比較穩健而國美卻內耗不斷,張大中面臨的挑戰是如何盡快捋順管理層及安撫高管。高層穩定后才能有效的落實針對性的戰略及戰術。
賈福春:從目前的競爭形勢判斷,蘇寧的整體戰略是清晰連貫的。而國美將經歷一段內部梳理、品牌塑造提升、網絡開店、單店效益提升的過程。但蘇寧和國美在整體競爭方面還存在很多變數和機會。
馬偉強:張大中和張近東沒競爭,因為張大中只是精神領袖。
吳咸建:張大中當務之急應該發揚老驥伏櫪的精神,調動國美尤其是經營團隊的激情,重塑團隊的信心;至于張近東,則建議發揚其創建蘇寧以及蘇寧大發展時的魄力,果斷放權,充分授權,給金明總裁為核心的第二代團隊大展身手創造更為寬松,更為積極有效的條件。
左延鵲:無論國美和蘇寧,大家都在堅持中國家電連鎖特有的盈利法則,不斷剝削到上游廠商來保持企業盈利,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從長遠來看,最大的挑戰是中國家電連鎖經營模式的多樣化,以及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理性化。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