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手機業的蓬勃發展改變了商業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其中影響最明顯的莫過于人們已經從“第一屏”――電視屏中解脫出來,開始從手機上獲得新聞、電視劇、電影和電視節目。
多屏時代從投資、制作、營銷、發行等方面對電視產業鏈上的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電視媒體如何應對新媒體轉型?在日前舉辦的第19屆上海電視節上,“融合”和“轉型”成了關鍵詞。開幕論壇“轉型――產業融合下媒體新發展”,專業論壇“廣播電視如何應對當前的復雜格局”“大數據下的新媒體發展論壇”等,紛紛聚焦國內電視產業面臨升級換代所帶來的陣痛與其潛藏的發展良機。
多屏時代真的來了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網絡視頻用戶達3.72億,網絡音樂用戶達4.36億,市場規模達到92.5億元,移動音視頻業務將成為視聽內容產業競爭的新領域。
本屆上海電視節國際影視節目市場,國家級、省級廣電集團如CCTV, SMG(上海東方傳媒集團)等紛紛亮相;樂視、優酷土豆、愛奇藝、騰訊等新媒體也不甘示弱,舉辦了多場活動進行宣傳造勢。
此前,蓬勃發展的新媒體已在尋求自己的升級換代之路。今年5月,百度宣布3.7億美元收購PPS視頻業務,并將PPS視頻業務與其旗下獨立視頻公司愛奇藝合并。而優酷土豆發力移動領域,宣布與新浪微博達成戰略合作,利用超過5億的微博用戶資源推廣優酷土豆的視頻。
“用戶習慣、終端介質與新媒體的變革推動電視行業進入全新的多屏時代,傳統電視行業與新興互聯網正在實現有機融合與良性互補。”騰訊在線視頻部總經理劉春寧表示,在互聯網影響下,中國影視的一些傳統規則正在被改變,可見和不可估量的變化正在發生。
從臺網互動到臺網融通
為保住自己的市場蛋糕,傳統廣播影視機構也紛紛建立自己的新媒體運營機構,力圖轉型為新型視聽節目服務提供商,實現內容的多屏分發、多屏合一。
百視通是由SMG與全球多家知名的新媒體產業鏈伙伴合作組建的新媒體公司,是中國大陸首家專門從事IPTV、手機電視等新媒體業務運營的公司。今年,SMG將依托百視通上市公司平臺推進6個廣播電視“升級版”項目。
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裘新表示,SMG早在2001年就開始布局新媒體。今年,SMG還將牽頭發起成立兩只新媒體基金,一只為新媒體引導基金,旨在鼓勵內部節目制作團隊、傳統媒體部門進行新媒體轉型的探索和嘗試;另一只是新媒體創投基金,專注于內外部初具雛形的新媒體技術、應用、服務和新商業模式項目。裘新告訴記者,廣播電視最大優勢是音視頻,SMG希望將旗下資源與新媒體嫁接,創新運營,融合發展。
“電視臺和視頻網站在未來更多還是融合的關系。雙方的融合,不論對電視還是網絡視頻行業都是一種極大的促進。”愛奇藝CEO龔宇表示,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收入對內容的需求有差異,這就為媒體的融合與合作帶來新的契機。
電視媒體仍有市場地位
雖然互動在不斷深入,融合趨勢已初見端倪,但從目前中國新媒體的發展趨勢看,真正臺網一體融合的時代并未到來,還需要更多的新媒體受眾培養以及相關的技術支持。
裘新說,過去30多年,全球多次重大產業變革都與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數字新媒體領域的潮流有關。大數據有望成為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智慧地球等之后的新一輪發展驅動。他指出,媒體轉型的本質是豐富而不是替代,轉型的方向是融合。任何科技都是媒介,歸根結底是內容為王。
編劇于正告訴記者,新媒體的發展并不會挑戰傳統電視媒體的地位。“我很贊同一個說法:當網民只有1億的時候有差距,但當我們的網民有8億的時候,是全民上網。好的故事、題材對收視率和網絡點擊率同等重要。”他直言,多屏時代的來臨其實可以讓電視劇的定位更清晰,更知道接下來的方向。關鍵是可以在多屏時代更好地細分受眾,并且貼近收視群體進行內容的創新,深耕細作。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