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28日開始,數百名新飛合同制員工在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下稱“新飛電器”)抗議示威,反對“無限期休假”。新飛電器現有合同制工人五六千名,幾乎與正式工人數相當。
在冰箱行業,6月份天氣轉熱進入銷售旺季的同時,也就意味著生產旺季的結束,用工量也相應減少。新飛每月僅對五六千名合同工發放幾百元的生活補助,等到10月底生產旺季時再起用。
多位新飛電器員工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業績逐年下滑的狀況下,新飛電器正全面開展成本縮減,甚至連職工班車次數也減少了一半。顯然,合同工淡季的 補貼是一筆較大的開支。但新飛電器官方回應稱,由于兩條冰箱生產線調整,管理人員與工人溝通有誤,因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沖突。
“去年5月份還賣了40萬臺冰箱,今年5月只賣出10萬臺。你看看,這條路上哪有人來拉貨。”新飛電器工人王偉(化名)坐在位于新鄉市豐華街新飛冰箱廠門前的樹蔭下,與同事們閑聊著天,“我們也不想閑著,可是確實沒事可做。”
戰略失策
得益于家電補貼政策,整個行業的增速在30%左右,而新飛卻沒有抓住家電下鄉的政策紅利,增速僅在10%。
工人“無事可做”的背后是新飛電器市場份額的不斷下滑:從曾經的全國冰箱銷售亞軍下滑至第七位,市場份額從將近20%下滑至5%以下,2012年虧損1.8億元。
事實上,新飛電器2010年年底就開始出現盈利預警。
新加坡豐隆亞洲持有新飛電器90%股權,其財務報告顯示,2010年家電下鄉機的銷售額大約占新飛電器總銷售收入的30%。但是新飛電器一位員工告訴記者,得益于家電補貼政策,整個行業的增速在30%左右,而新飛卻沒有抓住家電下鄉的政策紅利,增速僅在10%。
家電專家劉步塵認為,新飛電器產品銷量不好,與廣告力度欠缺存在一些關系。此外,研發速度遲緩,推出新產品的步伐也似乎總是慢半拍,也是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比如,在新飛電器原掌門人劉炳銀時代,公司曾推出綠色無氟冰箱引領了數年的風潮,緊接著推出的“奮進者”和“金鷹”等冰箱主打節能概念,也讓新飛在市場中有著鮮明的定位和口碑。但是近年來,新飛在營銷上都是步人后塵。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告訴記者,在他眼里新飛的問題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投入不足。這位管理人員用了“殺雞取卵”這個詞來形容。
戰略判斷失誤也讓新飛很受傷。
2011年5月,新飛電器投資2億元,上馬三期產能擴大項目,使新飛冰箱新增產能200萬臺,總產能突破1000萬臺。新飛電器稱這是基于未來五年的市場預測。
但是家電下鄉政策的取消讓新飛電器銷量銳減。新建廠房產能過剩,對工人的需求同步下降。
新飛電器事務部總監李永剛告訴本報記者:“未來新飛將主打高端產品,目前已經有多個系列的高端機在生產,一兩個月后即可面世。”
新飛電器目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給新飛電器供應玻璃面板的銷售代表告訴記者,新飛對高檔產品玻璃面板的需求這幾年幾乎沒有。
外資救贖
“香蕉的皮是黃色的,剝開后是白色的。”一位新飛高管以此比喻新方和中方在管理理念上的差異,“新方更注重制度流程的建設,而中方則更注重人性化管理和人文關系。”
除公司管理層決策失誤之外,新加坡豐隆亞洲控股新飛電器之后的人事任免“敗筆”,同樣難辭其咎。
1984年,43歲的劉炳銀創下新飛品牌,聲名鵲起;但新飛電器作為一個無上級主管單位的“國企”,2005年外資的絕對控股使得劉最終黯然下課。
早在1994年,新加坡豐隆集團、裕新公司入主新飛電器,以3億多元獲得新飛電器51%的股權。這兩家公司后來被證實為父子公司。但彼時,新加坡豐隆雖然已是控股股東,劉炳銀仍掌握著絕對經營權。
2005年9月,劉炳銀按照某位市領導的“建議”,默認新加坡豐隆亞洲從新鄉市政府手中購買了39%的股權,豐隆亞洲從而掌控了新飛電器90%股權。正是從那一年開始,中方管理人員開始不斷離職,新加坡籍管理者隨之上位。
更關鍵的是,控股方并未能帶給新飛電器管理和研發上的突破。
“香蕉的皮是黃色的,剝開后是白色的。”一位新飛高管以此比喻新方和中方在管理理念上的差異,“新方更注重制度流程的建設,而中方則更注重人性化管理和人文關系。”
新飛電器設備管理科朱星勇告訴記者,新加坡管理者入主以來,內部管理變得異常繁瑣。以在生產線臨時采購某種超過1000元的零件為例,從提出購買到買回來往往需要一個月時間,其中光簽字至少需要一到兩周時間。
在豐隆亞洲的主導下,新飛電器供應配套、財務和銷售等重要崗位的負責人全部換成了新加坡人,新方用一套“僵硬”的制度來確保公司運轉,僅生產層面由中方實施。
不可避免地,待遇上的“中外有別”更加深了雙方的隔膜。
新加坡方面派駐新飛電器的管理人員總共有10多位。他們每人每天補助700元,每年還有一個月的假期,再忙的時候也必須休息。中方管理人員無法與此相比,底層工人更是相差懸殊。
2012年10月,新飛電器兩千名生產工人停工。員工稱,在社會平均收入和物價大幅上漲的今天,他們的工資待遇卻還維持在10年前的水平。
但2012年出任新飛電器總裁的新方管理人士吳俊財所做的最大動作卻是換標。
“你們覺得新飛的商標怎么樣?”48歲的吳俊財曾問兩個90后女兒的看法,得到的回答是“像一只呆板的鐵公雞”和“太老土”,吳俊財認為,這體現出了年 輕一代消費者對新飛品牌的態度,因此,他將新飛商標從凌厲的老鷹變成優美的海鷗,以更時尚、現代感、具親和力以討好經常逛商場的女性消費者。
這在新飛一些老員工眼里,這恰恰成了新飛高管缺乏行業管理經驗的例證。一位新飛高管告訴記者,在會議室開會時,新加坡方面的管理人員有時直接用英語交流,這讓在場的許多操著一口河南話的中方管理人員瞬間有種穿越感。
豐隆亞洲也逐漸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2月,豐隆亞洲派駐新飛的十多名管理層,除了財務總監外,悉數撤離。吳俊財的總經理一職由61歲的老帥李根重新執掌,而董事長則是64歲的新方代表高嘉琳——一個從新飛成長起來的老員工。當然,董事會5名成員中,新方依然占據4個席位。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