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海關總署發布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這是我國時隔6年再次出現季度貿易逆差。關于逆差現象今后是否會持續出現的疑問,專家們普遍表示,這只是暫時性的季度逆差現象,4月份是貿易逆差轉為順差的時期。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出現10.2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這是我國時隔6年再次出現季度貿易逆差。關于逆差現象今后是否會持續出現的疑問,專家們普遍表示,這只是暫時性的季度逆差現象,4月份是貿易逆差轉為順差的時期。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表示,此次逆差是合理的范圍。長期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存在長期順差,國際外匯儲備多。今年一季度的外貿逆差不足以對我國經濟產生影響,恰恰起到調整的作用。
海關總署統計司司長鄭躍聲表示,這是暫時性的季度逆差現象,而且是在出口也快速增長的基礎上出現的逆差。由于我國擁有巨大的國內市場和強大的制造能力,預計全年我國外貿進出口還將保持較快增長,我國外貿仍將呈現貿易順差的格局。
一季度我國進口值創下歷史新高又與進口價格密切相關。海關數據顯示,在進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呈現量價齊升態勢,且價格升幅較大,其中,鐵礦砂進口1.8億噸,同比增加14.4%,進口均價同比大漲59.5%,至每噸156.5美元;大豆進口1096萬噸,同比減少0.7%,但進口均價同比上漲25.7%,至每噸573.9美元。
在出口商品中,一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2320.3億美元,增長22.8%。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969.6億美元,增長27.8%;機械設備746.9億美元,增長15.5%。
其中,服裝出口284.6億美元,增長18.4%;紡織品201.7億美元,增長32.7%。一件價值100元的衣服將因石油漲價最少增加5—8元成本,出口“量”增“利”減值得關注,產業結構調整任務仍然艱巨。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認為,一季度進口增長迅速,說明國內市場需求旺盛,經濟運行平穩。今后,在增加對包括能源、礦產、糧食等戰略物資與資源進口的同時,要繼續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調整進出口商品結構,逐步擴大對先進技術設備和服務行業的引進。
張燕生認為,在出口強勢增長的情況下,要特別警惕國際國內兩方面因素對出口帶來的成本壓力。這既包括全球能源、資源等基礎性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也包括國內勞動力,土地,煤、電、油、運等成本上升造成的生產壓力。輸入性通脹壓力短期內不能減緩,這對我國外貿進出口構成了長期的不利因素。
專家預計4月份貿易順差持穩略升。隨著4月份出口狀況的進一步恢復,對外貿易盈余逐漸走出年初的低迷狀態。從去年的情況來看,4月份是貿易逆差轉為順差的時期。但全年貿易順差收窄的趨勢仍將延續,預計2011年全年貿易順差可能會收窄到1200億美元左右。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從全年看,中國出口會維持比較平穩的增長。就我國的政策目標來說,今年會進一步促進貿易平衡,進一步加大促進出口的政策力度,在保持進出口基本平衡的前提下保持外貿穩定增長。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