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注意到,在消費升級及國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的背景要求下,幾乎所有的大企業都在加緊產能擴張,進行產能布局,調整產品結構。許多人堅信,未來五年,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加快,隨著冰箱更新換代潮的到來,隨著農村冰箱市場的啟動,冰箱市場規模會進一步擴大。盡管如此,冰箱總體產能嚴重過剩也成為不爭的事實,這預示著,未來五年,冰箱市場的競爭將異常殘酷,冰箱行業正醞釀著新一輪洗牌。
積極擴產
據統計,“十一五”期間,中國冰箱產量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5.4%。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國家政策支持下,近兩年中國冰箱產量增長尤其迅猛。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0年1~11月,中國冰箱產量達到7021.09萬臺,同比增長26%。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以及消費升級更新需求帶來的大容量等高端冰箱的放量,使冰箱企業紛紛加大投資,擴大冰箱產能,尤其是節能、大容量冰箱的產能。
老牌冰箱企業紛紛擴產或布局新的生產基地。
2011年3月,海爾發布公告稱,將在遼寧沈陽投建年產量200萬臺的冰箱項目,在廣東佛山投資建設年產量200萬臺的節能環保冷柜項目。去年,海爾冰箱在重慶投資建設了年產能超過200萬臺的冰箱生產基地。3月3日,海爾宣布,投資6.9億元的合肥海爾年產300萬臺節能環保冰箱技改項目建成投產。目前,海爾冰箱合肥生產基地的年生產能力已達600萬臺,成為全球最大的冰箱單體生產基地。
美的冰箱的產能擴張步伐也邁得很大。據美的制冷家電集團副總裁王金亮介紹,目前,美的在安徽合肥、廣東南沙和湖北荊州進行大規模產能擴張,預計未來5年內,美的冰箱年產能將達到2500萬臺。他向記者透露,美的正在醞釀針對華北和東北市場,在北方建設一個新的冰洗生產基地。
根據美菱未來三年發展規劃,到2013年,美菱將實現1000萬臺的產銷目標,并完成從營銷推動型、機遇推動型企業向戰略推動型、能力推動型企業過渡。為實現這一目標,2010年,美菱融資12億元,先后建造節能環保冰箱項目、冷柜擴能項目和豪華冰箱生產項目等。
目前,美菱節能環保冰箱生產基地和冷柜生產基地均已建成投產,雅典娜豪華冰箱生產基地項目目前也在加快建設中,預計2011年10月建成投產。三大項目全部達產后,美菱將新增年產200萬臺三門、多門和對開門豪華冰箱,120萬臺冷柜以及60萬臺環保節能冰箱的生產能力。
同時,美菱還將建立并完善與供方互利的供應鏈體系,與優質供應商建立伙伴關系、實行聯合開發、共享合作成果。
2010年4月,海信再次在江蘇揚州啟動擴產項目,新建一條年產200萬臺的高自動化冰箱生產線。海信容聲冰箱公司副總經理甘永和表示,在產能擴張上,海信的原則是積極但又穩健。
2010年,新飛斥資2億多元,展開產能擴大項目,使新飛在風冷等高端冰箱、冷柜、展示柜和酒柜等領域的生產能力提高了40%。 [NextPage] 2010年上半年,澳柯瑪高端超級節能電冰箱(柜)技改項目投產,使該公司冰箱和冷柜年產能達到400多萬臺,并提升了高端冰箱和冷柜的生產能力。
剛進入冰箱市場僅幾年的格蘭仕也不示弱。格蘭仕集團新聞發言人陸驥烈透露,格蘭仕在中山的冰洗生產基地正在擴大,北基地目前產能已經飽和,南基地的廠房現已封頂。
一向在投資方面比較謹慎的外資冰箱企業的擴能動作也不小。2011年3月,西門子宣布在安徽滁州投建新的冰箱工廠,新工廠預計2013年投產,最高年產能可達520萬臺。博西家用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蓋爾克公開表示:“未來5年,我們要實現銷售收入翻番的宏偉目標,讓中國成為博西家電全球最大的市場。”惠而浦不久前宣布,將在2012年投資1.5億元,在中國建設一條大容量冰箱生產線。
不僅僅是大企業在進行產能擴張,在擴產的隊伍中,也不乏民營企業的身影。據索伊電器副總經理劉勇介紹,目前索伊冰箱的年產能約為300萬臺,今年將新增年產能100萬臺,預計未來3年內年產能將達到600萬臺,這其中,既有高端冰箱的擴產,也有冷柜的擴產。格凌尼電器總經理葉寶權也表示,雖然不能與大企業年產上百萬臺規模的擴張速度相比,企業也沒有針對“十二五”進行五年規劃,但格凌尼也準備于短期內積極擴產。
值得注意的是,在火熱的冰箱產能投資熱潮中,不乏新的進入者。經過一年的準備,傳統黑電廠家創維近期對外宣布全面進軍白電領域,年產能500萬臺的南京生產基地正式落成投產。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產,年產能為100萬臺冰箱。2011年4月6日,合肥三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投資冰箱項目的議案》。擬投資6億多元,分三期,建設年產能200萬臺的冰箱生產線,并計劃于2012~2013年相繼投產運營。
產業升級
記者注意到,新增的冰箱生產線中,不少都是針對大容量、對開門的高端產品和三門節能產品。海爾在重慶投資的生產基地,主要生產卡薩帝法式對開門冰箱和三門節能冰箱,合肥海爾新增的產能只生產三門風冷無霜冰箱,美菱正在建設的是一個雅典娜豪華冰箱生產基地,惠而浦計劃投資的也是大容量冰箱生產基地。
據業內人士分析,中國家電業未來的發展應該是全方位、立體化的,產能的擴張只是第一步,只是一個方面,在其背后,包含了產品技術升級、產業結構升級、產業鏈布局和渠道模式調整等多方面、深層次的內容。
“現在的冰箱擴能,既是補充產能不足,也是產業升級的需要。不僅產品要更新換代,而且新生產線的制造水平、管理水平也會大幅提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這樣評價。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發布的《中國家用電器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和實現發展方式轉變成為中國家電工業“十二五”時期的主要任務,著力發展附加值高的高端家電成為產品發展方向。對冰箱行業來說,要重點發展大容量多門多溫區冰箱,如風冷冰箱、變頻冰箱,國內市場250L以上大容量、多門和對開門等高檔化冰箱的比重由現在的10%提升至30%。 [NextPage] 王金亮指出,高端冰箱市場銷售規模的快速上升,成為整個冰箱行業增長的助推器。“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美的近期冰箱擴產的產品主要針對多開門、變頻以及大容量等高端市場,尤其是凡帝羅品牌的產品。”據介紹,目前,美的全品類冰箱中,高端冰箱占比超過15%。2010年,美的高端冰箱的增長幅度達到185%。預計未來5年內,美的高端冰箱的占比有望超過30%。
技術升級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冰箱節能性能的提升。目前,幾乎所有的冰箱企業都在推進高能效冰箱市場的發展。從各企業的擴產項目來看,幾乎全部涉及環保節能冰箱生產線的在建和改造。不過,冰箱企業變過去一味依靠高效壓縮機來提高能效,為努力通過系統優化方案來提高能效。對此,海爾冰箱有關負責人表示:“冰箱節能,壓縮機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另外還有系統匹配、保溫材料和專利技術應用等,是綜合技術應用的結果,而不是單純依靠一個壓縮機。”
受訪企業普遍看好風冷冰箱和變頻冰箱市場。博西家用電器(中國)有限公司銷售總經理王偉慶則向記者透露,西門子將發布太陽能冰箱。
海信集團副總裁周小天表示,海信不追求盲目擴產,而是在擴產的同時推進產業升級,在揚州新建的冰箱生產線采用全新的、最先進的技術。
“技術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是企業需要一直磨練的內功。”作為民營企業的管理者,劉勇深知,企業要想做大,離不開對核心技術的掌握。他透露,索伊未來打算在整合供應鏈方面多下功夫。
格蘭仕進入冰箱領域較晚,但對核心技術和配件產業群的建設毫不怠慢。陸驥烈告訴《電器》記者,在開展冰洗項目之初,格蘭仕就確立了不整合、不收購,而是自己研究技術的思路。“我們形成了自己的冰箱配件產業群,其中,90%自用,10%供給其他企業。”
面對“十二五”的挑戰,美的計劃在堅持競爭優勢基礎上,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實現向內涵式、可持續發展模式轉變。
在渠道創新方面,長虹、美菱聯手成立長美專賣店,通過黑白聯合的專賣店形式,實現品類整合,迅速提升對渠道的控制力,降低渠道成本。
洗牌在即
根據《建議》,中國家電產業規模在“十二五”時期保持適度增長,“十二五”期末家電工業總產值將達到1.1萬億元;年均增長率8%~10%。據記者了解,從2010年下半年和今年家電行業發展形勢看,《建議》提出的這些數據有些保守。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擬將“十二五”末的行業總產值目標調整到1.5萬億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考慮到物價和產品升級換代因素,以產量增長率略低于產值增長率來測算,這輪擴產風潮仍然會導致冰箱產能過剩。
“截至2010年底,全國冰箱總的年生產能力已經超過1億臺,加上最新和未來新增的產能,冰箱產能過剩是肯定的。這一輪擴產風險很大。”對于當前的冰箱擴產風潮,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信息部部長胡曉紅這樣說。
對此,陸驥烈似乎并不擔心。 [NextPage]他說:“城鎮化人口的快速提升、人們工資和福利待遇的提高、消費水平的增長、更新換代需求、適婚人口的增多以及購買期房的人群較大,種種跡象表明,消費需求的空間仍然較大。同時,目前消費對國民GDP的貢獻率較低,反而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未來推動消費增長的可能和潛力。再加上出口市場的逐步恢復,我認為,不必過分擔心產能過剩的情況。”
周小天認為,不應以未來的產能與現在的需求做比較,產能過剩是暫時的。即便未來真的出現過剩的情況,有實力的企業也能憑借較高的產品質量和品牌口碑,獲得市場的認可和消費者的青睞。
“產能過剩是正常的。”王金亮直言,目前冰箱行業的企業數量眾多,有上百家,這反而是不正常的。“未來,冰箱和洗衣機行業應該發展成為類似空調行業只有幾十家企業的品牌格局。現階段,仍有黑電企業進軍冰箱市場,說明冰箱行業的競爭還不夠充分,還有很多雜牌企業存在。”在他看來,主流冰箱企業的產能不存在過剩的情況。
美菱冰箱有關人士認為,中國冰箱市場發展已經從二元市場結構逐步演變成一元市場結構,產品升級帶動整個冰箱產業升級,城市市場和農村市場產品結構趨同。冰箱行業從“家電下鄉的后時代”開始向“后家電下鄉時代”過渡,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高,雜牌冰箱企業的生存空間會進一步縮小。“在‘十二五’期間,對于整個冰箱行業來說,產能過剩是相對的,未來的幾年內冰箱行業將面臨洗牌的局面,最終勝出的,一定是在產品與技術、市場與服務、自律與誠信等方面綜合能力較強的企業。”
某民營冰箱企業有關負責人坦言:“產能確實過剩,不過,我們一直積極從研發入手,做好差異化產品,并不懼怕市場的考驗。”另一位中小冰箱企業的有關人士也提出,抓好產品質量,提升產品技術,是企業發展和立足的根本。
某業內人士甚至對記者表示:“現在關鍵零部件都在漲價,今年可能就會有企業倒下。”
“行業不能‘虛胖’,盡早抖掉身上的肥肉是件好事兒。”一位在中國冰箱行業闖蕩多年的大型冰箱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