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4日)有消息說,日立和三菱將合并,從而建立新的全球巨頭,如同通用和西門子一樣。如果成功合并,它會攪動日本經濟其它擁擠的角落,比如消費電子和汽車產業。它將成為低回報率業務增強效率確立新標準。
不過,這種美好的遠景似乎很遙遠。
即時斷斷續續的談判帶來成果,兩家企業還要跨越保守的企業文化鴻溝,從過去日本交易失敗中學得經驗。要增強競爭力,提升落后全球同行的利潤水平,就需要速度和果斷。
一個關鍵的問題是:誰來負責?按照一般的藍圖,它將是“對等合并”,即使不對等,被接管的公司高管如何在高層接替,行政權如何分割,這也是問題。如此一來,會讓公司無法做出激進決策,這恰是必須的。之前有一個少見的案件,它由松下的單一CEO執行。松下接管了三洋電氣,然后放棄三洋重疊的家電業務及非核心業務。
到2012年3月止的一財年中,日立-三菱的運營利潤率可能只有4%。而作為對比,通用的年度運營利潤率為30%,約營收1490億美元,西門子運營利潤率為14%,年營收1010億美元。
邊緣性業務需要激進舉措,包括日立平板電視業務、三菱渦輪增壓器和鏟車業務。在核業務領域可能也需要新決策,在該業務上,日立與通用、三菱法國阿海琺結盟。
如果管理層愿意進行艱難的決策,交易就會帶來機會。至少會在業務上有補充,比如,日立在智能電網技術上強勢,而三菱在發電業務上有優勢,如燃氣輪機。周四,在一季度的財報里,三菱發電機組部門運營利潤率為16%。
一個執行完美的交易對于日本來說是個突破,但征兆看起來不好,要達成此目標需要好手。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