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張近東說:“當時兩名大股東的股份減持是我力主的,我鼓勵蘇寧的元老級人物能夠主動讓出些股份給年輕人,至于他們套現的幾億、十幾億,那都是他們在蘇寧奮斗十幾年所應得的。”
“未來家電連鎖行業的競爭將是人才的競爭”,幾年前張近東剛喊出這句話時,很多人還都感覺這不過是一句應景的口號。不過張近東并不認為這是空話,也正是從那時起,他開始為未來高速發展的蘇寧部署了一個龐大的“人才培訓工程”,這項工程被稱作“1200”。
“1200”干部培養計劃
所謂“1200”,最初是指每年引進1200名應屆畢業的大學生,通過嚴格培訓成為蘇寧儲備中層管理人員的人才基地。
在蘇寧內部,把“1200”稱作是培養干部的搖籃,如今早幾期的1200人員已經有很多走上了蘇寧的重要領導崗位,盡管他們進入蘇寧最長也僅有七年。在此次股權激勵中,共有97名“1200”骨干人員也被納入激勵對象范圍中。
要團隊協作不要個人英雄
張近東當年還為蘇寧電器確立了用人觀——“人品優先、能力適度、敬業為本、團隊第一”。這十六個字雖然看似普通,但實際卻不平凡。其中“能力適度”就有些出人意料,很多企業都追求能力出眾的人才,為什么蘇寧卻只需要“能力適度”?對此,張近東有他的人才觀——人才只要適合自己的崗位要求就行,蘇寧強調的是團隊協作、共同進步,而不需要太多的個人英雄。 “蘇寧的每一名員工可能不是最強的,但依靠制度和規范的管理,蘇寧卻能在整體上形成最強的實力,這才是蘇寧真正的競爭力。”
從這一點來看,蘇寧內部確實很少有從外部“空降”的人才,也很少去“挖角”同行,目前蘇寧內部絕大多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都來自于蘇寧的自身培養。這也正應和了蘇寧人才觀的“自主培養”。不過這也恰恰是蘇寧頗受外界爭議的一點,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如今蘇寧雖然門店已經遍布全國各地,但在其各地的連鎖體系中掌握實權的基本還都是來自蘇寧大本營的江浙人。對此張近東則解釋道,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現在真正數下來,除了最早組建的幾個大區外,其余真正是從蘇寧總部派出去的干部其實少之又少了。但為什么人們還會有這種感覺?其實真正的原因并不是他們是不是由蘇寧總部外派,而是他們都已經被蘇寧的企業文化所浸染,形成了明顯的‘蘇寧風格’”。
基層店長也能成為公司股東
張近東曾經有一句話,“任何人在蘇寧的發展都沒有天花板”。這句話對于北京蘇寧聯想橋店店長師曉雯感受更加深刻。上個月,一份涵蓋了248名員工的蘇寧電器股權激勵方案獲得股東大會表決通過得以轉正,在這份股權激勵方案中,受激勵者除了蘇寧電器董事、總裁、副總裁、財務負責人、總部各管理中心副總監級以上中高層管理人員、部分副經理級以上核心業務骨干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還包括9名基層連鎖門店的店長。
作為擁有1300家連鎖店的家電連鎖巨頭,門店店長也至少有1300個。那么為什么基層店長也被列入了股權激勵名單,也能從員工成為企業真正的主人?師曉雯就是此次獲得股權激勵的9名店長之一,也是北京地區唯一受激勵的店長。
今年已年過四十的師曉雯進入蘇寧已經11個年頭。此前她曾經在一家國企工作了10年,后恰逢蘇寧電器開新店招聘人才,師曉雯加盟蘇寧。由于工作表現突出,僅兩年后當蘇寧電器聯想橋店開業時,她被派到這里擔任店長,這一做就是8年。在她的努力下,蘇寧聯想橋店從最初年銷售1億元的門店躍居到如今年銷售10億元的頂級門店,已連續多年成為北京的狀元門店。2007年,師曉雯獲得了蘇寧集團的最高榮譽——總裁特別獎,獲得了12萬元的汽車獎勵。今年4月,師曉雯又被授予北京市勞動模范。盡管如此,師曉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一直強調這些成績都來自于她的團隊,她說,盡管自己是個地道的北京人,但自己已經完全為蘇寧的企業文化所浸染。
事實上,在蘇寧內部,像師曉雯這樣獲得汽車獎勵已不再稀奇,僅在北京,幾年間就已經有四五十名蘇寧員工獲此殊榮。如今北京蘇寧獲得房產、別墅獎勵的員工也已經有了三四人。
對話:我鼓勵蘇寧元老向年輕人出讓股份
-記者:蘇寧的股權激勵方案幾經波折今年終于得以成真,把自己一手打造起來的企業的股權真的分出去,真的沒有一點舍不得嗎?自己對企業的控制權會不會越來越弱?
-張近東:從2004年上市前到現在,我對蘇寧電器從100%股權的完全控股到現在控股30%多。說實話,當年上市時決定把蘇寧的股權分出去,我也反復考量過幾個晚上,但最終我想通了——蘇寧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無論對內對外都不是我張近東一個人的了!一個企業怎樣才能穩定?最好的狀態是實現個人、公司、社會的三方共贏。只有讓員工以及全社會共享這家企業,它才是最牢靠的、最有競爭力的。
雖然現在員工都叫我“老板”,但其實我也是在為他們打工!你想想,我的財富早已足夠了,就算從現在開始我不工作天天周游世界也都夠了!但為什么我還要工作,因為我還有蘇寧上下十幾萬的員工,他們需要蘇寧,需要蘇寧健康的發展!正是對他們的責任使得我還要繼續從事家電銷售這個艱苦的行業!
-記者:蘇寧的快速發展,除了為你個人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同時也為蘇寧團隊創造出大量億萬富翁,你怎樣看待人們評價你是“最會創造富翁的富翁”?
-張近東:不是我會創造富翁,而是我會幫助員工實現自己的價值。我覺得我現在擁有的最大財富不是自己的賬戶余額,而是蘇寧的團隊。在蘇寧工作的每一名員工,我都要讓他實現自己的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價值,才能為蘇寧創造出最大的價值。記得前幾年,我們蘇寧的兩名個人大股東減持了蘇寧股票套現幾億元,當時外界就傳出“蘇寧的員工是不是都對自己的企業沒有信心了”,但事實上,大股東套現后,蘇寧的股價卻一路飆升,受到了投資者的追捧。其實,當時兩名大股東的股份減持是我力主的,我鼓勵蘇寧的元老級人物能夠主動讓出些股份給年輕人,至于他們套現的幾億、十幾億,那都是他們在蘇寧奮斗十幾年所應得的。現在包括我在內,都在不斷地降低持股比例,讓更多的年輕人能盡快擁有蘇寧的股權,讓他們早日真正成為蘇寧的主人,才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一直在強調,一個企業只有屬于社會才是最穩固的。
印象感覺自己更像在打工
為下屬派發股權、為員工獎汽車獎別墅、慷慨打造企業的富翁團隊,張近東的“大度”一直被家電界傳為美談。不過記者在對張近東的采訪中深切感到,“大度”固然有張近東性格的體現,但其實更來自于他對企業的獨到見解。他始終強調,一個企業只有屬于社會,它才是最穩固的。“當蘇寧剛起家還只是個小門臉的時候,我確實是屬于創始人的,但當它發展到如今擁有1300多家門店,1500億元年銷售規模時,其實就已經屬于社會而不再屬于我個人了!”
記得幾年前采訪張近東時,他曾說過一句話至今讓記者難以忘記。他當時感慨,“雖然我現在是老板,但我更感覺自己是在打工,是為自己的8萬多員工(當時蘇寧電器的員工總數)打工。”他解釋說,“你想想,我的錢早已經足夠了,就算從現在開始周游世界也夠了,但我始終想到的是我的員工以及他們的家人,蘇寧的健康成長可能決定著8萬個家庭的幸福冷暖。”
確實,財富只是一個數字,企業家在創造價值時,最好的狀態就是實現個人、公司、社會的三方共贏,只有讓全社會共享這家企業,它才是最牢靠的、最有競爭力的。一個順境中的老板,在發跡后能有如此清醒的價值觀確實難能可貴,這也正是張近東令人敬佩的地方。
檔案張近東
-職位:蘇寧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經歷:20年前的這個時候,27歲的張近東以10萬元的自有資金在南京寧海路租下一個200平方米的門面房,取名為“蘇寧交家電”,專營空調。店名中的“蘇”即江蘇,“寧”即南京,張近東希望借這個名號讓自己的小店站穩南京市場,后迅速成為國內最大的空調經銷商。此后蘇寧轉型為綜合性家電連鎖商并逐步走向全國。如今,“蘇寧”已發展成為擁有1200多家連鎖店面、12萬名員工、年銷售額突破150億美元的全國家電連鎖巨頭。同時,蘇寧年納稅額位列中國內地民企第二。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