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記者 王德祥)8月15日,京東發起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價格戰。雖然京東方面稱,這是一場針對蘇寧的戰爭,并設立了“打蘇寧指揮部”,但在國美、當當、易訊等企業先后高調參與后,其最終演變為國內電商業的大混戰。
價格戰危害產業安全
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在接受中國家電網采訪時稱,電商屢次展開非理性的“價格戰”,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阻礙了流通產業和家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價格戰,表面上為消費者帶來了短期的價格優惠,實質上卻為企業帶來了深遠的負面影響,危害了行業和產業的安全”。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指出,此次價格戰的發動者為流通商而非制造商,因此只能帶來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的改變,而不可能推動技術進步。
“在我國家電行業三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價格戰’屢次出現,但是持續到今天,依然鮮有贏家”,徐東生稱,“沒有合理的利潤,企業就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就無法完成產品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消費者并非僅需要價格最低的那一類產品,但無底線的降價行為,將誤導消費者只去關注產品的價格,而忽視產品升級、服務升級帶來的全新體驗”。
應當回歸理性競爭
傳統家電零售企業,不應無底線的參與到價格競爭中,而是應該把競爭放在如何壓低成本、提升利潤率、提升消費者體驗上,放在引導消費者購買更具創新性、更節能環保、更先進和更能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產品上。
徐東生呼吁,流通產業應當回歸理性競爭,將著力點放在控制門店密度、提升消費者體驗、完善物流、IT等方面,以實現良性的,可持續的發展。
截止今年初,國美旗下門店總數已達到1657家,僅2011年就新開店282家;蘇寧門店數也已超過1700家,2011年新開門店逾400家。
此前還有觀點認為,蘇寧門店的高速擴張,是對國美重啟大中、永樂雙品牌擴張戰略的強勢回應,但在經濟持續低迷、房地產成交量萎縮、家電業刺激政策陸續到期的今天,次生消費沒有出現,直接消費已經提前預支,“傳統渠道商如果依然無視資金鏈緊張的現狀,一面無視密度高速擴張實體店,一面“燒錢”參與非理性的價格戰,就將會逐漸失去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徐東生說。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