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多媒體產業集團近期的人事安排只是正常的業務調整,長虹集團仍然由董事長趙勇和總經理劉體斌領導。”
長虹集團新聞發言人劉海中在接到《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提綱后反復強調。
但作為長虹集團的核心業務板塊,長虹多媒體產業集團(負責電視研發、生產、銷售)董事長葉洪林卸任,接替其職位的是前任多媒體產業集團董事長郭德軒,這樣的“前任攻略”,還是引發了業內諸多猜測。
業績不達標或成換帥導火索
四川長虹內部發布調令,長虹多媒體產業集團董事長葉洪林的位置將由郭德軒代替,后者將全面負責多媒體產業集團各項工作。
據了解,郭德軒在2008年之前曾執掌多媒體產業集團的帥印,2008年改任集團文化的綜合管理工作。對于此次職務變動,劉海中表示,四川長虹多媒體產業集團近期的人事調整只是正常的業務調整,一方面是應對電視業務轉型尤其是智能化電視更寬泛的技術與市場升級,另一方面也是各企業內部業務形態和組織方式再升級。換帥說法并不正確,長虹集團還是由趙勇董事長和劉體斌總經理領導。
不過在業績考核較為嚴苛的彩電行業,多媒體部門更換主帥還是讓公眾更多地聯想到了長虹近期交出的成績單。在主流彩電品牌中,四川長虹業績下滑明顯。去年三季報顯示,四川長虹實現營業收入412.8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82%,凈虧損額達3.14億元。
業績不佳一方面由于大勢不振,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數據顯示,2014年平板電視銷量約4200萬臺,同比下降6.7%,出現近年來的首次負增長。
長虹的難兄難弟不在少數。公開數據顯示,創維4~12月份(港交所上市,財務考核周期從每年4月份開始)國內彩電市場電視總銷售額同比下跌10%,TCL全年電視銷量同比跌3.5%,海信2014年彩電銷量也下降5%左右。
除了共性問題,長虹在產品營銷中存在過于求全求大的行為。2014年葉洪林主導全面停產非互聯網電視,子品牌CHIQ智能電視在應用體驗方面做出了較大的改善。為拉近消費者與CHIQ電視的距離,長虹還奉行“體驗制勝”的理念。不過在終端銷售上,長虹的新品并未脫穎而出。對此消費電子產業觀察家梁振鵬認為,從營銷角度而言,長虹對于產品賣點的包裝和提煉明顯不如TCL、創維。目前消費者對電視的要求不同,例如有的用戶看中游戲功能,有的消費者則對視頻內容有偏好。產品細分定位有利于終端推廣,長虹的CHIQ產品并沒有明確標簽。
品牌年輕化是首要問題
長虹多媒體產業集團前任董事長葉洪林擅長財務,2009年到2010年期間曾擔任長虹集團首席財務官,此前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財政學專業對自己影響很大,讓自己看問題、分析問題更側重于宏觀角度,其在任期間對于長虹的財務控制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新任掌門郭德軒在彩電市場資歷深厚,尤其擅長資源整合以及營銷。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認為,郭德軒是之前營銷部門的負責人,被重新起用可能暗示四川長虹會進行一系列的營銷改革。對于新掌門而言,四川長虹目前急需進行品牌再造,使品牌形象年輕化。
“80后已經成為社會主力,90后也悄然來襲,如何保持長虹品牌的活力,成為了當務之急。”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在去年的CHIQ品牌發布會上曾公開表態, “品牌建設將成為長虹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上世紀90年代,日本彩電企業在中國市場獨領風騷,當年長虹高舉民族工業的大旗,對老百姓的購買傾向影響很大。不過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之下,這樣的品牌調性已經不適應市場。2014年長虹推出旗下子品牌CHIQ,主打高端、年輕化,是長虹品牌轉型的關鍵動作。業內人士也普遍給予好評。日前,由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14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在美國紐約揭曉,長虹位居第296名(中國29家企業入圍),比2013年上升2位。
不過這樣的品牌重塑只是一個開頭,對終端市場的影響也不能立竿見影。和三星、LG等不斷在品牌塑造方面投重注的企業來說,國內企業顯得較為稚嫩。
調查顯示,中國的消費者對國內品牌忠誠度低,選擇國內品牌主要是因為產品價格低、功能全。
等離子“后遺癥”未除
除了品牌重塑,新掌門還面臨著產業抉擇問題。
前不久剛剛結束的CES,被業內視為顯示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在此展會上,LG繼續奉行不破不立理念,希望通過搶占OLED(有機電激光顯示)市場先機建立產業優勢。而實用主義的三星則不愿顛覆既有產業優勢,推出改良版的量子點電視——SUHD電視。長虹和國內其他廠商一樣,在展會上也先后展出了量子點電視。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三星電視已經在全球市場創造了九連冠,DisplaySearch 數據顯示,2014年第二季度的市場占有率達到31.8%。
“三星是液晶電視時代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而LG則希望通過技術的迭代顛覆三星建立的電視帝國。既得利益者在技術的推廣上顯然不及顛覆者主動。”劉步塵認為。
山東一不愿具名的彩電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在韓系兩大企業對壘下,中國企業已經亂了陣腳。但是實際上量子點并非中國家電業的核心競爭力,遲早都得向OLED產業過渡。
三星方面在CES期間也表示,若OLED市場成熟,隨時準備向OLED產業轉型。高盛吉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馬俊穎認為,包括長虹在內的國內企業在近兩年內均面臨著顯示產業的轉型問題,對于履新的郭德軒來說,肩上的壓力不容小覷。
剛剛從等離子陣痛中走出的長虹,快速建立核心競爭優勢并不容易。之前投資等離子失敗失血過多,2011年~2014年8月,長虹旗下負責生產、研發、銷售等離子業務的虹歐公司的凈虧損達到21.8億元。“前期產業投資失誤會造成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財務能力的縮水,另一方面則影響投資心理。”馬俊穎指出。(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