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做手機的熱度還未退去,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扎堆做電視的時代。8月13日,名不見經傳的“微鯨科技”召開了新品發布會,推出自主品牌的互聯網電視,成為了又一家出品液晶電視的互聯網企業。除了微鯨電視的性能、外觀設計、內容建設等數據外,發布會帶給人們最直接的信息就是——電視價格又降了。
2015年的互聯網電視行業儼然正邁入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從最早進入行業的樂視、小米,到轉型后“參戰”的海爾、創維等傳統電視企業,再到近來橫空出世的PPTV、暴風科技等行業“新軍”,可以說是“老中青”三代齊聚一堂。如今,更為年輕的微鯨也殺入了互聯網電視戰團之中,要知道微鯨科技僅僅才成立3個多月,不過其喊出的3799元的55吋4K電視裸機價格或許讓“老大哥們”也為之所動容。
其實就在前幾年,具有互聯網功能的智能電視還都屬于彩電中的高端產品,價格通常要比普通液晶電視高20%左右。不過隨著秉承著“羊毛出在豬身上”原則的互聯網企業殺入,智能電視的身價一路下跌。
就在前不久,TCL率先發起曲面電視的降價活動,曲面電視首次跌破萬元;緊接著小米電視將48吋4K電視降到了3000元以內;行業“新軍”PPTV、暴風科技和微鯨科技也喊出了要做“價格屠夫”;而包括創維、康佳在內的眾多傳統彩電廠商也聯手零售商們搞起了降價促銷活動。彩電行業的價格戰愈演愈烈,儼然成為了行業常態。
價格戰的打響也就意味著電視利潤的進一步被擠壓,傳統的“賣硬件”顯然已無法滿足廠商的需求,而像小米、樂視這樣的互聯網企業則為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模式,開始嘗試由“賣硬件”轉變為同時“賣內容”的新的盈利手段,最終實現“軟硬結合”、“兩翼齊飛”。因此,互聯網企業給電視行業帶來的不僅是價格上的變化,在銷售和盈利模式上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與傳統電視相比,互聯網電視的盈利模式更顯靈活,像樂視主要有硬件、訂閱、廣告、應用這幾個方面的收入。而后來者們還在不斷的拓展著更廣的業務領域,比如微鯨科技就在營業范圍內赫然寫上了“電子商務”的字樣,再聯系到上海文廣旗下營收過百億的東方購物,其引入電視購物服務的“野心”昭然若揭。可見,作為行業“后輩”的微鯨科技不僅繼承了“前輩們”的衣缽,而且還不斷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就如微鯨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黎瑞剛所說的那樣:“我們雖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是我們相信我們很可能是第一個能吃到螃蟹肉的人。”
隨著更多的企業加入電視行業,電視價格向下的趨勢已不可擋,行業內勢必將出現越來越多的“價格屠夫”。在不久的將來,“內容收費”模式或將成為電視廠商的盈利“大頭”,硬件生產商與內容提供商也會越走越近,電視機或以“贈送+捆綁年費”的形式銷售,就像現在的“充話費送手機”一樣,用電視做載體來賣內容服務。另外,在產品硬件同質化愈發嚴重的條件下,內容質量的好壞將成為決定銷量的勝負手。(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