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科技CEO馮鑫表示,兩三年之內,BAT和小米等互聯網大佬一定會進入VR市場,燒錢大戰在所難免。
“以前有人說樂視是妖股 ,現在有人說暴風也是妖股 ,你怎么看?”
“(樂視)沒有我們這么‘妖’ 。當然, ‘妖’這個詞我是不喜歡的,但也沒有更好的詞了。他們有的說是‘神股’,太神也不好。”暴風科技CEO馮鑫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應。
此時的暴風科技,經歷了上市后34個漲停的風光無二,又從最高點327.01元/股跌到了最近的105元/股,股價僅為最高點的32%。如果比較上市5個月之內的“瘋狂”,樂視的確遠沒有暴風這么“妖”。
這般大起大落的振幅很容易被計算出來并被用以說事。日前,暴風科技宣布,擬10股轉12股。如果該方案通過,暴風股價將除權至50元左右——未來計算振幅時要費勁一些,股價也不再那么“扎眼”。
“我們這樣做是為了回報投資者”,暴風科技CFO畢士鈞對記者表示,“昆侖萬維還推出了10轉30的方案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暴風科技剛剛發布的半年報中,浮出了一位風向級人物。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王亞偉掌舵的千合資本旗下千合紫荊1號,晉級暴風科技第一大流通股東,持股數為128.28萬股。此外,暴風科技前十大流通股東全是“新進”的機構。有消息稱,今年5月,千合資本、銀華基金、南方基金等27家機構曾赴暴風科技調研,明眼人不難發現其中的因果關系。
“A股市場說土也沒那么土,大伙兒都是正常人,對不對?美國投資者能容忍當年的雅虎、Google,中國投資者一樣也會容忍的,只是原來沒有這樣的公司而已。有了之后,審美觀不會有太大區別。不能認為A股市場的投資人都是傻子,他們不傻的,他們是看大勢的。如果你的VR(注:虛擬現實)業務發展很快,他們一定會很激動;如果你做了一些非常牛的資本整合,他們也一定會很激動”,馮鑫表示。
那么,馮鑫究竟向投資人講了哪些故事呢?在其,暴風科技的故事都已經公開,只是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信。“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的人會越來越多”。
VR是一把手工程
暴風科技起家之初,曾因萬能解碼的暴風影音播放器而獨步江湖,但在卷入網絡視頻的紅海之后,背后“無爹”的暴風很快就“泯然眾人矣”。如今,上市后的暴風科技正在與往事干杯——馮鑫不遺余力的推廣著VR,已然成為VR的布道者。“在暴風同時推進的很多項目中,VR是一把手工程,我親自抓”。
所謂VR(VirtualReality)即虛擬現實,是指綜合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和各種現實及控制等接口設備,在計算機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中提供沉浸感覺的技術。
落到暴風科技身上,則是其去年推出的暴風魔鏡,這是一款“頭盔眼鏡+手機”的組合,用戶戴上魔鏡后,觀看通過暴風APP播放的視頻,可體驗到身臨其境的3D效果。簡言之,可以理解為3DIMAX影院的移動版。
從去年9月第一代暴風魔鏡亮相至今,魔鏡已經出到第三代,但銷售數據并不驚艷,只有30萬個,相應的,用戶數也約等于此。“別看我們的絕對數量不大,但在VR領域,我們已經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馮鑫表示,“我們明年的目標是100萬”。
那么,暴風魔鏡為何沒像小米手機、樂視電視那樣一炮走紅呢?對此,馮鑫的解釋為,相比于手機、電視,用戶對魔鏡的認知太少,非常依賴線下體驗,因此,購買行為與店員的關系很大。“如果店員能夠指導用戶體驗,購買率就很高;如果僅僅是把魔鏡擺在柜臺,基本就無人問津”。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暴風新近研制了一個不需要店員指導,用戶就可以體驗的“大型”魔鏡,“用戶只要從那里經過,無需店員指導就能體驗到魔鏡的效果”。
在此,不得不提的是,今年4月份,作為暴風科技的子公司,暴風魔鏡進行了大筆融資,引進了天音控股、愛施德、華誼兄弟等投資者。天音控股與愛施德是國內最大的兩家手機分銷商,而華誼兄弟則擁有大量的影視IP。
借助天音控股與愛施德的門店、店員渠道以及華誼兄弟的IP,馮鑫在散出股權的同時,也為魔鏡打造了一個豪華兄弟連,“未來,我們還將為魔鏡引入更多的戰略投資者”。
此外,馮鑫透露,將于11月份推出魔鏡一體機,即把原先的“魔鏡+手機”做成一個整體。不過,馮鑫否認了此舉意味暴風從此進入智能手機行業,但又表示,“這和制造手機很像”。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