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呼吁不要做空中國,比如渣打CEO溫特斯說了,“現在不是做空中國的時候”,“中國能夠承受經濟再平衡的代價”。可要問現在為什么總有這樣的表態出來,其實還是因為真實的市場中做空中國的跡象太嚴重。
比如說,外界一般提到不要做空中國時,總會拿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當證據,舉出來的例子,一個是阿里巴巴,一個是京東,這兩家電商風格不一,但都借了中國消費市場轉型的東風做大,而且都在美國上市。可就是這一對中國電商兄弟,現在卻成了“做空”中國的主要標的。
京東股價跌的厲害,是因為它面臨著對沖基金的做空交易,新的起因是一家名為APS資產管理基金公司的高級分析師認為,京東實際的價值與股價并不相符,在一份長達50頁的報告中該分析師認為,京東過度追求GMV(商品交易總額)的商業模式,但即使GMV很好看,京東仍然是一家持續虧損的公司,京東顯然被高估了。
阿里的股價也不好看,最近阿里巴巴股票的空頭頭寸一度超過1.24億股,是2014年IPO以來最高水平,也就是說,不少投機者把大把的股票借來在市場上拋售,賭阿里的股票還會更糟糕。相關誘因也很多,比如美國證監會SEC對阿里的調查,比如大股東軟銀的玩命減持,不過這些原因的背后,還是和京東一樣,是投資者不再相信阿里增長的可持續性。
簡單說吧,做空京東和阿里就等于是做空中國經濟。但是,中國經濟的未來并不由資本市場上一兩只股票的走勢來決定,京東和阿里股票的最終走勢也不一定決定它們當前的盈利模式。
可以和京東阿里相比較的美國企業是亞馬遜,亞馬遜的股票近年漲的一直很好,但好的原因也不是亞馬遜在電商業務上賣了多少貨,而是因為亞馬遜有用戶,以及在這些用戶基礎上產生的想象力,當然亞馬遜有掙錢的新業務,比如亞馬遜的云服務,有意思的是阿里正在發力的也是中國市場上的阿里云。
和亞馬遜有用戶一樣,阿里和京東也各自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吸引到了用戶,這些電商使用者們幾乎再也離不開它們,從而有了在這些用戶上掙錢的想象力,比如阿里巴巴已經稱霸一方的支付寶和螞蟻金服,比如京東正在發力的京東金融,雖然京東金融可能正是現在京東不掙錢的原因,因為還在投入期。
可是阿里和京東的未來都很光明,因為電商的發展還有空間,而電商之外的想象力更大。所以,現在如此低的阿里和京東的股價其實給投資者帶來的是真正的機會,我們不是說要去抄底,不喜歡左側交易的人即使等待趨勢來了做右側交易,也會得到一個不錯的價格。這就是市場的魅力。(來源 華夏時報)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