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白電企業惠而浦收購合肥三洋股權一案規模遠超市場預期。昨晚證實,惠而浦通過與三洋電機的股權轉讓和定向增發兩種方式,最終以約34億元人民幣的投入獲得了合肥三洋51%的股份,成為企業最大股東,合肥三洋將成為惠而浦在全球僅次于美國本土的第二大平臺。
分析指出,面對品牌格局相對穩定的國內白電市場,惠而浦這把賭注能否成功仍存在不確定性。
合肥三洋董事長金友華:
這項投資將有助合肥三洋在中國家電市場繼續發揮主導作用,會使所有利益相關方,包括股東、員工和公司的業務合作伙伴受益,同時也將促進合肥市經濟的持續發展。
惠而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夫·費蒂格(Jeff M.Fettig) :
本次并購使公司能夠進一步建立、完善并擴展其在新興中國市場的地位。我們將向合肥三洋提供投資以進一步提升其研發及產品創新能力。這將使得我們可以通過聯合后的值得信賴的品牌組合。
昨日傍晚,記者從合肥三洋和惠而浦雙雙證實,惠而浦通過與三洋電機的股權轉讓和定向增發兩種方式,最終以約34億元人民幣的投入獲得了合肥三洋51%的股份,成為企業最大股東。惠而浦稱,交易預計于明年年底前完成。交易還受限于其他慣常條件、特定的終止權利、合肥三洋股東大會批準和相關中國政府主管部門的批準。
收購規模遠超市場預期
未來,合肥三洋還將啟動企業更名,但最終的企業命名還有待揭曉,“‘三洋’兩字肯定不會保留,甚至‘合肥’也可能去掉,變成‘惠而浦中國’,不過還未最終確定。”消息人士透露。
本報5月份曾報道,合肥三洋的第二大股東三洋系近三成的股權有可能悉數被惠而浦以20億元左右的價格收歸囊中,34億元對價遠超市場此前預期。
這一收購案也成了惠而浦百年歷史上的第二大收購案。第一大收購是惠而浦2005年8月以27億美元的總價拿下美泰克,讓惠而浦-美泰克以179億美元的銷售額成為全球最大家電公司。
高管、員工或不會變動
“惠而浦之所以有這么大的本土化決心,主要是其前期在華市場表現遠遜色于其他市場”,權威人士指出,“惠而浦想提升中國白電市場份額,合肥三洋則想國際化,股權合作一拍即合”。
消息人士則透露,惠而浦相中合肥三洋平臺,“主要是對合肥三洋現在的管理團隊和渠道建設較為滿意”。合肥三洋發布的信息稱,“有關管理層的任命將由合肥三洋董事會在交易完成后決定。同時并購對合肥三洋的員工不會有任何影響”。
而收購完成后,惠而浦將通過品牌和技術的注入為合肥三洋帶來新的業務,內容將集中于空調、熱水器、廚衛電器、環境電器,“凡是合肥三洋已有業務,惠而浦將全部集中到合肥三洋,而不再使用其他代工廠。”
國產化后價格不會太高
對消費者而言,未來在市場上可以看到更多“惠而浦”品牌的國產產品,并且由于國產原因,這些產品的價格定價應不會太高,消費者無需支付太大的成本即可購買到這一美國品牌。不過某空調企業高管認為,惠而浦的加入不會讓現在的白色家電市場的價格競爭出現明顯變化,“白電市場已脫離了前幾年的價格戰泥潭,現在各大品牌更注重用技術創新來吸引消費者,價格戰不是市場的主導因素。”
新聞觀察
合作前景效果仍待考驗
謹慎的觀點認為,這次收購前景仍待觀察,“外資品牌在中國并不缺平臺,但鮮有取得成功的,以美的、格力和海爾為首的國產白電企業已取得了較大話語權,惠而浦想撼動有相當大的難度。”一位白電家電企業高管指出。
惠而浦在過去幾年也曾嘗試發力中國市場。2008年4月,惠而浦與海信科龍共同斥資9億元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主要研發和制造高端洗衣機和冰箱產品。一年后合作拓展到空調產業。
惠而浦的空調和熱水器產品選擇蘇寧作為獨銷渠道,洗衣機雖曾稱在所有渠道鋪貨,但“從市場份額來看,惠而浦各個產品的市場份額都可以忽略不計”,一位市場人士評價。
“合肥三洋強項在于洗衣機,其余品類基本還處于培育期,雙方的結合能否支撐起計劃中的龐雜品類仍有疑問。”產業觀察人士表示,外資品牌在中國主要在渠道和售后方面存在短板,新平臺想要彌補這些缺陷有較大難度。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