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停牌三個月的合肥三洋終于公布了重大重組事項后復牌交易。
據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了解,白色家電巨頭惠而浦耗資34億元“入主”,合肥三洋又一次通過資本市場股權交易方式成功實現了華麗轉身,進入了國際品牌陣營。
惠而浦34億元“入主”
8月13日晚間,合肥三洋發布定增預案,惠而浦擬通過受讓及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合計約34億元收購合肥三洋51%股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同時公司股票于8月14日復牌。
據公告,惠而浦擬以14.15億元受讓三洋電機、三洋中國所持有的合肥三洋1.57億股,占公司現有總股本的29.51%。同時,合肥三洋擬以19.86億元向惠而浦非公開發行的2.34億股股票,惠而浦以現金方式全部認購,發行價格為8.50元/股。
上述交易完成后,惠爾浦將合計持有合肥三洋3.91億股,占總股本的51%;公司原控股股東合肥市國有資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33.57%降至23.34%,位列第二大股東。
日本三洋系退出后,合肥三洋“易主”后將更名,但新名字將根據公司治理規則和法律規定履行必要的標準和審批程序。
并購完成后,有關管理層的任命將由合肥三洋董事會在交易完成后決定。同時,并購對合肥三洋的員工不會有任何影響。
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將用于年產500萬臺洗衣機變頻技改、年產1000萬臺變頻電機及控制系統技改擴建、年產400萬臺節能環保高端冰箱擴建、市場營銷體系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合肥市政府才是這樁交易的最大贏家。”長江證券(8.46, 0.00, 0.00%)分析師對本報記者表示,對于合肥市政府而言,引進惠而浦這家全球500強企業,除了獲得對合肥三洋這家上市公司的投資以外,未來會在其他方面得到更多收益。
據本報記者調查,合肥三洋前控股股東——合肥市國資委曾于2011年底對合肥三洋啟動了“532計劃”,即5年后,冰箱、洗衣機、生活電器及核心部件三大品類實現年銷售收入200億元。
事實上,2012年合肥三洋僅僅實現營業總收入40.16億元。
惠而浦再戰中國市場
“惠而浦對借助日本三洋系退出,‘入主’合肥三洋控股股東的事項十分積極。”合肥三洋證券事務部負責人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惠而浦一直希望重返中國家電市場,在家電業白熱化競爭格局下,此次交易成功是惠而浦深度開發中國市場的為數不多的契機。
究其原因,據中國家電網信息顯示,2009年,惠而浦攜24款冰箱宣布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按照惠而浦對中國市場的戰略規劃,2014年惠而浦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規模將在2010年180億美元的基礎上增長6倍。但在競爭充分的中國白電市場,惠而浦的銷售規模增速并不理想。
此外,今年上半年,當市場傳出惠而浦或將接盤合肥三洋消息時,惠而浦相關人士就曾公開表示,“目前,惠而浦的全球技術中心和業務重心均在向中國轉移。”
8月13日,合肥三洋公告稱,收購完成后,惠而浦將通過品牌和技術的注入為合肥三洋帶來新的業務,同時以合肥三洋為平臺的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電器的體量將同步放大,“這將主要來源于國內的銷售及惠而浦在全球的采購。”
資本市場較為關注的同業競爭問題上,惠而浦解釋稱,公司成為合肥三洋的控股股東后,會首先解決同行業競爭問題,即凡是合肥三洋已有業務,以及未來規劃的業務,惠而浦將全部集中到合肥三洋,而不再使用其他代工工廠。
惠而浦未來將以合肥為中心,打造成集研發、采購、銷售、生產等為一體的亞太區經營中心。
合肥三洋董事長金友華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惠而浦是推動合肥三洋進一步發展的最合適的合作伙伴,這項投資將有助于確保公司在中國家電市場的領先地位,并為我們的客戶提供高品質和極具創新的產品。對于公司股東來說,本次交易十分符合公司對未來發展的規劃,投資者也能夠受益于我們業務不斷擴展帶來的增長。”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