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真別說,這兩天的一條微博說明,這樣的雷鋒還真有。
一個新浪認證的互聯網分析師的微博說,京東這段時間一直在找投資,在老股東、PE身上未遂之后,再找到民生銀行和招商銀行,也未果,不過據說在中行建行和工行那里獲得了幾十億授信的支持。
要說這也是我們國有銀行的特色,投資不用問回報,也更多看所謂的影響力,有時候爭先恐后地投資的目的很簡單,只是要投資總額的排名前列,之后今后這個錢是不是能收回來,不用擔心,還有國家在后面呢。
京東的模式為什么這么多人詬病?其實道理很簡單,一個一直虧損找不到扭虧途徑的模式,做得越大虧得越多,這些虧損誰來買單?要么是投資人,包括如果上市之后的廣大股民,要么是供貨商,這不已經有傳言說京東把和部分類目的供貨商的賬期延長到了270天,270天是個什么概念?用京東今年618的店慶促銷來計算的話,參與的廠商要到2013年才能拿到貨款,這不是要供貨商們都去撞墻?
京東的虧損有多嚴重,來看劉強東自己的數據:京東2010、2011和今年的銷售是86億、209億和470億(8·15新鮮出爐的數字),這3年的虧損是-5%、-6%、-8%,也就是這3年分別虧4.5億、13億和38億,加在一起是55億。
那么京東的資金有多緊張?京東2010到2011年融資13億美元,老股東套現2億到3億美元。減去老股東套現,京東有10到11億美元,相當于62億到68億,去掉55億虧損,到年底京東還有7到13億人民幣,這錢能支撐京東嗎?
我們還不用算應付供貨商的賬款,就看看京東目前的運營成本,京東目前的人員有27500人,據說年底還要達到4萬人的規模,這4萬人的薪水需要多少錢?更不要說,京東還一直在做物流方面的投入,真不清楚這些錢怎么來?
當然,以上的數據不見得完全準確,但是對京東整體的趨勢是不會錯的,這就是規模越大,虧損越重,資金燒得越快,京東只能靠不斷引入新的投資維持生機,問題是模式出了問題,再多的資金進來,難道不是飲鴆止渴?就算是拼上市了,只不過換了虧老百姓的錢而已。
京東一直在講亞馬遜的例子,的確,亞馬遜也走了十年的從扭虧到稱霸的路,而實現扭虧花了足足七年,問題是,亞馬遜這七年中,不斷通過降低物流成本和支付成本,實現最低交易成本來提高毛利率。而且還不斷創新打造產業鏈,比如kindle的成功等,而且因為擴張有序,供應鏈管理得當,亞馬遜的毛利率始終保持在20%-25%。
回頭有看看京東呢,京東的毛利率三年來就一直在5%左右,今年發出大話說要做到9%,問題是支撐這個大躍進的基礎在哪里?靠著京東做圖書?當當盯著呢,做開放平臺?天貓看著呢。
劉強東一直強調規模,說越大越安全,這句話聽上去沒錯,問題是如果是越大越虧損還能越安全的話?那就近乎綁架了,綁架供貨商,綁架投資者,最終綁架整個行業為它買單。蘇寧的孫為民說的一針見血:“用低價拉動銷售,吸引投資,這不是營銷而是傳銷,傳銷的是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的投資者。”
這條燒錢流血博上市的路還能走多久?其實就一個關鍵點,看看投資人還能被京東虛假的繁榮欺騙多久,當然,作為普通消費者,趕緊在其崩盤之前去享受一下末日狂歡吧。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