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是魅族?
以格力的品牌形象力和資金實力,即使要試水手機領域,也不一定非得找魅族。
那么,為什么會與魅族接洽呢?
不僅董明珠的思維在變,魅族創始人黃章的思維也在變。向來低調的黃章,昨天正式開通微博。重新走向前臺的他,在微博中寫道:“我剛從火星回到地球,我將以最開放的心去包容,去接納這個世界。大家都知道我們營銷做得爛,從今天開始,我就要告訴更多人知道,除了小米手機之外,還有更好的魅族手機可以選擇。”
有意思的是,黃章也與小米“杠”上了。雖然同在珠海起家,魅族比小米更早做智能手機,也比小米更早實行“粉絲營銷”,但卻被小米趕超了。復出的黃章,欲東山再起。他想引入外部資本,尋找有資金實力和市場運營能力的合作伙伴,今年融資10億元。
“業界對我有興趣的人挺多,甚至包括格力等巨頭。”黃章近日通過魅族官方互動社區表示。
一位手機業分析人士認為,格力愿意與魅族接洽,首先雙方都是珠海企業,彼此了解,有地理優勢;其次,魅族雖然不是市場主流,不是特別大的公司,但是有品牌和“粉絲”,其網上互動營銷的經驗,正是格力欠缺的。
此外,格力畢竟沒有手機行業的經驗,如果洽談投資手機業的大品牌不一定能玩得轉。“格力如果戰略投資魅族,也是為了擴大主業。”這位手機業分析人士估計,不會一下子投10億元,頂多是帶頭、分期投入。
再次曲線投資?
不過,空調業資深人士、奧維咨詢學院院長張彥斌認為,格力如果投資魅族,會與它的專業化形象相背。專心做空調,是格力成功的關鍵。一旦投資手機,將意味著其戰略調整。當然,格力這么大體量的公司,戰略調整也不是不可能,但要想清楚如何與原來的業務進行協同。
“借鑒互聯網思維,不一定要投資相關產業。”張彥斌提醒格力慎重考慮是否涉足手機。
的確,格力在相關多元化上走得很謹慎。晶弘冰箱也不是格力電器直接投資,而是由格力的經銷商“盛世欣興”來投資生產,只是共享格力龐大的專賣店渠道。為了維護格力專業化的形象,格力電器去年底開始正式啟用“大松”的小家電品牌。
業內分析,董明珠一直強調格力的專業化,即使涉足手機,不排除再次用“曲線投資”的方法。從昨天參觀魅族的是格力集團而非格力電器的高層看,不排除投資魅族將由格力集團出面。
中怡康副總裁彭煜卻看好格力與魅族的資本聯姻。他認為,這種跨界投資,要抓住的是用戶。雖然格力已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調企業,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不是硬件也不是渠道為王,而是用戶為王。有了用戶,才可以精準營銷。單純的制造工廠都會面臨挑戰。
彭煜大膽地推測,董明珠也許想通過涉足手機,讓格力推出跨界產品,來抓住用戶。她想推出整套家庭解決方案,通過手機上網,來打通家庭各產品之間的連接,實現后臺控制。“一旦董明珠接受了新的商業模式,那么將是自我顛覆。格力有資源、渠道、資金優勢,再嫁接新的商業模式,將可以實現新一輪的擴張。”(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