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一輪“狂風暴雨式臺風”正在向中國空調產業全面襲來。
3月24日晚間,美菱電器發布公告,稱將于今年3月底推出全新的“智能空調”產品。并透露從2011年開始投入智能空調的研發,并于2013年推出云端一體的智能空調。
今天,家電圈從可靠渠道獲悉,“在這次發布會前,長虹正在醞釀一行影響全行業的大事件,不排除會邀請所有空調企業前往綿陽參加長虹智能空調新品發布會,一起見證空調業智能顛覆時代大幕的開啟”。
春蘭暗諷智能同質化背后
無巧不成書。昨天,曾經的空調“一哥”春蘭,在其2014年系列新品發布會上,主管技術的春蘭集團副總裁徐群公開抨擊,“智能家電”同質化現象嚴重,一些企業甚至已經患上了“智能焦慮癥”,并呼吁空調產業回歸用戶原點。
盡管徐群并沒有點名“哪家企業引發了智能空調的同質化”。但是自去年10月以來快速拉開中國家電智能化市場大門,并在短短三個月內陸續發布多款智能終端的長虹,成為“智能家電同質化”嫌疑最大的企業。
長虹空調是不是想炒作?
從遭遇曾經的空調一哥“春蘭空調”挑戰,到劍指現有空調一哥“格力”,改變空調產業格局,長虹的新一代智能空調還沒有問世,就已經化身一條“鯰魚”攪動原本一片沉寂的空調市場。問題是,作為空調二線品牌的長虹,如何能夠在智能化時代就可以完成對空調產業的重新定義,就可以實現對“傳統空調巨頭”的成功顛覆?
這不得不讓人感覺到長虹空調“借勢炒作”的痕跡。
空調業智能化時代的大幕是否已經全面拉開?長虹空調又能否借助智能化拐點完成對空調產業格局的改寫?
其實董明珠不懂空調智能化?
據上述可靠渠道透露,“受到家庭互聯網整體趨勢和平臺的驅動,特別是從CHiQ電視和CHiQ冰箱發布之后對整個產業的影響力,長虹對重新定義空調產業信心十足。更重要的是,相對于傳統的空調企業,長虹更懂智能空調。”
就在今年“兩會”期間,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空調業未來發展方向應該是朝著更節能、更環保,一種多元化的、智能型的方向發展”。此后,在格力電器總工程師黃輝先生、財務總監望靖東就智能化發展戰略與投資者交流時首次透露董明珠掌舵下的格力智能化目標——根據空調用電大戶、環境調控等特性,格力將建立以空調為中心的“節能、健康和便捷”智能家居,最終讓智能為自己定位為能源與環境管理角色服務。
實際上,由于過去20多年來,格力一直是專注于空調制冷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導致其在IT技術和智能基因方面出現“先天性短板”,所以也引發了其在互聯網時代對于空調智能化定位,還是基于自身的制冷技術創新思維,還是將空調作為一種功能性產品。
定義空調,長虹不是一個人戰斗
作為空調一哥的格力電器連智能化都沒有搞清楚,這似乎讓長虹空調找到了可以顛覆空調產業格局的突破口。
更為重要的是,過去100多年,自空調問世以來,沒有發生革命性變化。空調進入中國市場40年以來,除了控制方式從定速到變頻,產品應用和性能并未發生過顛覆性的變化。今年以來,包括美的、海爾均已推出智能化空調,奧克斯、志高、春蘭都在探索空調產業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路徑,但唯獨缺少了空調“一哥”格力的身影。
對于中國空調產業來說,從產業發展、技術創新等角度來看,企業在智能化時代和互聯網浪潮下,已經步入了“不得不變天”的迫切發展階段。消費者對于當前空調產品的使用不滿意和使用痛點,正是推動長虹空調變革的最大動力。
同樣,如果單就空調產品來說,長虹的空調去顛覆格力的空調業務,肯定是有點讓人感覺是拿雞蛋碰石頭。但是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后,傳統空調產業的門檻和競爭優勢已經被削平。而通過“黑+白”的產業一體化協同效應的出現,與格力空調較量的是一個已經全面轉型互聯網的長虹集團,這正是長虹空調的底氣和實力所在。
最后,作為消費者的我,同樣期待空調產品的顛覆式變化,因為現在的空調都太不好用了。但不知道長虹能否給我們帶來足夠的驚喜和意外!(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