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現場專訪實錄:
![]() |
施密特D9大會接受專訪 |
9:30 施密特稱,他的新角色包括負責政府公關事務,由于谷歌專長于信息處理,而信息非常強大。
9:31 莫斯伯格:看起來我們身處一場平臺之戰當中,就像當年眾所皆知的Windows vs.蘋果的個人電腦平臺之戰,那是微軟輕易地贏得了勝利。
施密特:現在科技界有“四大平臺”,包括谷歌、蘋果、亞馬遜和Facebook,史上從未有4家如此規模的科技公司齊頭并進個,不過誰是第五第六就值得討論了,或許是PayPal或Twitter,但不是微軟。這些企業都提供了影響深遠的平臺,比如Facebook,其生態系統是Zynga等公司成長的沃土。
9:35 施密特:現在再也沒有“本地”公司了,大科技公司都是全球性的,行動非常迅捷。
卡拉:為什么不包括微軟?
施密特:微軟現在并沒有驅動消費革命,但他們在公司市場方面表現很不錯。
9:36 莫斯伯格:四大巨頭齊頭并進的情況會持續下去嗎?
施密特:考慮到反壟斷問題,這四大巨頭不太可能互相收購,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其中的某一家偏離發展軌道。
9:37 卡拉:這四大巨頭之間關系如何?
施密特:我們與其他幾家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我們非常努力地嘗試與Facebook締結合作關系,而過去他們曾與微軟合作。
9:38 卡拉:看起來在許多方面谷歌正在追趕Facebook.
施密特:Facebook在許多方面非常成功,我深感欽佩,傳統上互聯網在處理用戶身份方面很棘手,而Facebook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而用戶身份非常重要,因為在網絡世界人們同樣希望了解與其打交道的到底是誰。
9:41 施密特:我們正在推出的一些社交科技產品,比如“+1”,是為了讓我們現有的產品功能進一步加強,而不是為了與Facebook直接競爭。
![]() |
施密特對話中 |
9:42 施密特:亞馬遜在云計算方面做得很好,它們提供的S3和其他在線服務都很優秀,此外,他們也很擅長打造銷售渠道。
9:43 卡拉:你的日常工作是怎樣的?
施密特:我就像住在飛機上一樣,我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與客戶、合作伙伴和政府官員會面,試圖達成各種協議。要想在完成這一工作的同時坐在山景城掌管谷歌是不可能的。
9:44 沃爾特:谷歌最近發布了云音樂服務,你們為何想要進入該市場?為何迄今仍未與各大唱片公司達成協議呢?
施密特:谷歌不僅僅是搜索及廣告公司,我們更是一家提供搜索、地圖等服務的云計算公司,我們提供的云服務建立在免費的基礎上,但也提供一些收費的企業級服務。至于音樂,音樂事實上已經成了各種電子設備的基礎功能,蘋果憑借iTunes就建立了長期穩固且極為成功的架構。迄今為止,谷歌和音樂行業仍未能就云音樂服務收費達成協議,我在這方面做得不是很成功。
9:46 施密特:媒體公司還不能接受云音樂模式,因為他們的行業正在從一種“稀缺模式”轉向“完美的數碼拷貝普遍存在的模式”,還面臨許多去中介化問題及盜版問題,這使得雙方很難達成協議。
9:48 卡拉:五年之后的谷歌會是什么樣的呢?谷歌能維持發展速度嗎?
施密特:通常,科技公司總會變得“人到中年”,開始無趣起來,這是高科技行業的常態。如何應對這一問題呢?其中一種方法是公開探討它;其二是大規模就新業務進行創新。對谷歌來說,我們能夠很快創造出產值十億美元的新業務,比如我們在文本廣告業務基礎上又打造了顯示廣告業務。
9:50 沃爾特:谷歌了解的個人信息會不會太多了?
施密特:難道你偏愛美國政府來監管我們嗎?谷歌將堅持允許用戶在不登錄的情況下進行搜索,如果你愿意作為登錄用戶使用我們的服務,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的隱私政策,并可以自由進行選擇。隱私問題需要政府和公民利益之間互相妥協,隱私政策越標準可能越有利。
![]() |
施密特對話中 |
9:53 卡拉:喬布斯曾說過Android手機會記錄用戶隱私,你怎么看待這種說法?
施密特:我可以明確地說我們沒有這么做。
沃爾特:Android手機通常會警告用戶某個應用收集哪些信息,但不會對應用進行監管,這樣做足夠嗎?
施密特:我們還能怎么做呢?
沃爾特:你們可以像蘋果一樣管控應用市場。
施密特:我們確實可以,但選擇了另一條道路。
卡拉:你是否收到了擔任商務部部長的邀請?
施密特:我很滿意現在的工作,計劃繼續從事很長時間。
卡拉:到死為止?
施密特:如果他們愿意把我的棺材放進辦公室,那死之后繼續做這份工作也行。
9:57 施密特:我正在和一位作家共同撰寫一本有關外國政策的書。我希望為奧巴馬連任競選出點力,但還沒確定如何發揮作用。
10:00 施密特:對于有些科技的副作用我們頗為擔心,比如將面部識別技術與其他科技融合的結果就令人擔憂,谷歌的Goggles拍照搜索技術在面部識別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考慮到上述憂慮我們主動停止了該技術的開發,因為這可能被人們用于有害用途。
10:02 沃爾特:在科技領域出現了消費化的傾向,過去你們投入大量精力瞄準企業市場,現在消費市場似乎成了主流。
施密特:過去我也曾認為企業市場是主要增長領域,但近幾年的發展非常了不起,計算機科學越來越傾向于解決消費者的實際問題。我們過去所熟知的那種IT產業將會死亡,復雜的企業計算機系統將被云計算服務取代。
10:04 卡拉:哪些企業會成為該潮流中的受害者?
施密特:各家企業都有從舊世界走向新世界的計劃,不過對那些在傳統領域擁有巨大收入的公司來說,轉型更為困難。
10:05 卡拉:你認為微軟發展前景如何?
施密特:微軟在企業市場非常強勁,其增長很大程度上來源于Windows Server,這將是今后好幾十年里驅動微軟增長的動力。
10:06 沃爾特:在移動操作系統方面,谷歌的主要對手是蘋果的iOS,如果你是一個小軟件開發者,而且必須在iOS和Android之外在選擇一種平臺,為其開發應用,你會選什么?
施密特:許多開發者并沒有第三種選擇,因為為Android或iOS開發應用本身就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或許HTML5將成為一個統一點。對于微軟和諾基亞的同盟,我不是很確定其前景,得看到它們能推出哪些產品之后才知道。
沃爾特:諾基亞與微軟合作之前,也曾與谷歌談過,你們談了什么?
施密特:我們過去希望、現在也還希望諾基亞能成為Android手機的合作伙伴,諾基亞在許多市場的地位仍然很強大。
10:09 沃爾特:我發現谷歌搜索結果中的垃圾信息越來越多,至少某些題材的搜索出現了這種現象,這會不會給新來者創造了機會,使其能向谷歌取代Alta Vista一樣動搖谷歌的地位?
施密特:我們對該問題非常重視,許多人希望能利用搜索排序系統。我們最近進行了一些算法調整,打擊了哪些在搜索結果頁靠前的低質量內容,最新一次調整影響到了12%的搜索結果,體現了該問題的嚴重性。
10:12 沃爾特:微軟必應有沒有什么方面做得特別出色,令你們印象深刻?
施密特:必應在某些具體的、垂直的領域做得更出色,我們為此制定了一些應對策略。
10:15 沃爾特:談談谷歌錢包(Google Wallet)吧,你們為何決定進入該市場?
施密特:有人來演示一下的話說明效果更佳。
(谷歌商務和支付副總裁斯蒂芬妮•蒂蘭尼斯上臺,展示了谷歌上周發布的基于近場通訊技術的谷歌錢包支付系統,她展示了如何用谷歌錢包購買American Eagle牌牛仔褲,該支付服務整合了優惠券、會員卡和信用卡功能。)
卡拉:你們在這方面的競爭對手是誰?Square公司嗎?還是eBay?
蒂蘭尼斯:我們所做的事情現在還沒有其他企業在做。
10:20沃爾特:是否一定要有Android手機才能使用該服務?
施密特:最初是這樣。不過谷歌錢包只需要一塊芯片和一個應用即可,而該芯片可以置于“貼紙”之中,黏貼在手機背面。今年內,幾乎所有人都會使用該機制。
10:21 沃爾特:自行推出該服務比收購Groupon劃算嗎?
施密特:這取決于Groupon要價多少。
沃爾特:谷歌明天將于波特蘭市推出某種Groupon式的服務,你們收取多少費用?
蒂蘭尼斯:應用和支付系統不收費,不過我們會從該團購服務交易額中抽成。
沃爾特:抽取多大比例?
蒂蘭尼斯:與該領域的其他公司相似。
10:27 沃爾特:對消費者來說,使用手機來付費,相比用信用卡有何優勢呢?
施密特:信用卡不會消失,但谷歌錢包是一站式服務,便利了信用卡、會員卡等等的管理。
沃爾特:你們的競爭對手會是哪些公司?
施密特:所有手機平臺都可能會推出類似服務,團購網站也可能會有自己的應對方法,谷歌錢包不會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10:30 沃爾特:谷歌的“施密特時代”有何特征?“拉里•佩奇時代”會有何新特色?
施密特:我執掌谷歌期間,谷歌實現了巨大的增長,但是佩奇將帶來對產品的精益求精和更大規模,他的行動速度也將更為迅捷。
沃爾特:你還為佩奇和布林提供“成人指導”嗎?
施密特:佩奇和布林成長了許多,他們完全具備領導公司的能力。
以下為現場觀眾提問環節:
提問:請談談YouTube現在的發展情況。
施密特:收購YouTube是史上最成功的收購決定之一。從收購YouTube起,我們的戰略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找到盈利模式,二是開始資助“專供互聯網播放”的內容。YouTube在用戶貢獻的內容方面極為成功,在專業制作的視頻方面也正在取得成功。
10:35 提問:谷歌如何決定什么事是道德上正確,因此可以做的,哪些事情則是做不得的?
施密特:這最終由高級領導團隊決定,過去我們的決策過程相對簡易,如今則建立了完備的決策機制,精通政策的人士和律師很早就介入。
10:39 提問:關于谷歌錢包的數據保留政策,你們是否會向對待其他數據一樣,將交易數據保留12-18個月?
施密特:該問題將由信用卡相關政策規制,而非根據谷歌的網絡政策決定。除谷歌獲得該信息時明確獲得的授權外,我們不會將其用于任何用途。
10:45 提問:電腦在那些方面勝過人類?
施密特:自動駕駛汽車沒有自我意識,只是會開車而已,電腦無法判斷良知問題,只是很擅長記憶和展現事物。
10:47 提問:Android是否只是暫時性的系統?開發者是否應該直接HTML5開發應用?
施密特:并非如此,每天激活的Android設備多達40萬部。HTML5是Chrome及其他瀏覽器以及Chrome OS系統的基礎,可以實現許多功能。兩者的一個可能的交匯點是:人們可以將Java應用轉換為HTML5應用。Android還可以發展很多年,它與HTML5之間的銜接將是非常順暢而無縫的。
10:49 沃爾特:谷歌推出了Android系統,同時又有Chrome筆記本,消費者如何理解兩者之間的差別呢?
施密特:兩者將來或許會融合,但目前兩者適用于不同設備。簡單來說,Android適用于手機和其他觸屏設備,而Chrome OS適用于帶鍵盤的設備,Chrome OS在安全方面也更出色。
沃爾特: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提高安全性呢?
施密特:你可以用Mac而不用PC嘛,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會小些。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