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買家信息輕松刪差評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新近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2943億元,同比增長36.9%。與此同時,一些相關灰色產業也在不斷滋生,所謂刪差評就是其中之一。
在網購過程中,買家對商品或服務不滿意時可給出負面評價,即所謂差評。
這是賣家的生命線,將直接影響網店的信譽,甚至還有可能被運營商“掃地出門”。重慶高新區警方發現,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賣家急于消除不良記錄的心理,打造了一條“刪差評流水線”。
先是廣撒網———犯罪嫌疑人馬某等人首先通過網上各大論壇、貼吧發布廣告,宣稱可以幫助淘寶賣家刪除差評,并留下QQ號作為聯系方式。不斷有賣家找上門來尋求刪差評“服務”。其次是套取買家身份信息———一般而言,淘寶買家拍下物品后都會留下個人姓名、地址等信息。賣家將這些基本信息提供給馬某,馬某再進一步設法搜索獲取該買家的更多信息,甚至包括出生年月、戶籍地、照片、身份證號碼等。
第三是偽造身份證件———馬某等通過電腦、打印機、過塑機、切割機等工具,偽造買家的身份證,拍照掃描后上傳到支付寶,謊稱自己是該買家本人,因忘記密碼,要求支付寶官方修改密碼,隨后登錄該買家的支付寶賬號刪除差評。記者了解到,馬某等人每為賣家刪除一條差評,就可以獲得100元至300元不等的酬勞費。馬某近日被警方抓獲時,民警在其住所內查獲偽造身份證達90余張。
已成產業鏈 買家不設防
網購刪差評到底有多大的規模?記者隨意在網上搜索,發現上百家專業“刪差評公司”及其留下的QQ號碼等聯系方式。記者以賣家的身份咨詢了其中一位客服,對方稱三天內便可刪除差評,一條只收200元。
記者注意到,有的“刪差評公司”稱,先刪除再付款,絕對安全。有的直接發來表格,表格中除要填寫賣家自身的店鋪鏈接、旺旺賬號外,還需填寫買家的旺旺賬號、支付寶賬戶、賬號名與地址等。
對于刪除差評的方式和渠道,多家“刪差評公司”均表示不方便說。
與此同時,針對差評可能被刪、個人信息可能被盜用的情況,許多買家都表示一無所知。
經常網購的重慶市民陳女生說,自己購買衣服、生活用品時給過差評,但根本不知道還有專業“刪差評公司”,更不知道個人身份信息可能會泄露。另一位網民王女士說,自己在網上買過相機等電子產品,交易完成、給過評價后從不會再關注自己的評價。就算差評被刪了,她也不知道。
實際上,買家即便發現差評被刪,要找運營商咨詢投訴也并不容易。
記者向淘寶網客服咨詢差評如果被惡意刪除,應該如何處理,客服沒有作出解釋。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