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看看中國的互聯網大佬們近兩年來都做了些什么:
雷軍用期貨的方式把小米做得如火如荼;
陳天橋在盛大Bambook電子書項目幾近失敗的結果下強上Bambook智能手機;
周鴻祎直擊人民對于“特供”的垂涎而與手機商合作推出低價的360特供機;
馬云倍加信任的王堅在擔任阿里云總裁期間鼓搗出了與天語合作的四款手機和一個被Google抗議而陷入僵局的阿里云OS;
馬化騰讓騰訊全資收了刷機精靈而且還在持續的把控線下刷機渠道;
李彥宏雖然流年不順屢次“被離婚”但百度通過旗下百度移動·云事業部的卡位戰略(收卓大師、開發移動輸入法)逐現彌端;
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已經淪為安卓工場所有的投資項目都集中在移動終端的應用上;
丁磊在網易內部成立的手機項目團隊后因投資方信心不足而廢棄;
就連做英語培訓機構的羅永浩(好吧這個也許不能算互聯網大佬),也在拉來千萬人民幣級的投資后效仿小米“先ROM后硬件”的流程曲線進軍了手機市場……
與傳統硬件企業相比,互聯網企業在生產、研發和服務的供應鏈上實際上并無太多優勢可言,網絡作為信息平臺在營銷體系中最高的價值也不過是一種獨立的銷售渠道而已,用戶的購買決策本質是不可控的,智能手機市場的噴發也是由蘋果、Google和微軟來主導的,為什么這些大佬們在互聯網上的競爭壓力逐日倍增的時候也對手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僅僅是因為小米備受爭議的神話效果刺激了他們的神經嗎?還是用戶向著移動互聯網的遷徙使他們感到了用戶流失的風險?
我們不妨將目光回到今年11月初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召開的科技經濟會議(The Techonomy Conference),剛剛發布Windows 8操作系統的微軟和為“超級本”概念下足血本的英特爾都參與了會議,但真正被全球科技媒體捧為明星的、也由此被冠以“神奇四俠”(Fantastic Four)頭銜的,是:谷歌,亞馬遜,蘋果,Facebook。這四家企業被公認為經歷了挫折和低谷、但憑借自身的價值和奮斗終于在各自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能夠代表(至少是美國的)科技業界的未來發展方向。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