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過康佳、TCL、長虹等國產電視和三星、LG等外資電視推出的新品智能電視后我們不難發現,雖然都號稱是智能電視,但是各個品牌的智能電視并不完全相同,而他們對智能電視的理解也不盡相同。當然,共同點是所有的智能電視都需要有開放的平臺、有相應的內容支撐。
智能電視市場如今已經被各大品牌的新品襯得風生水起,然而對于智能電視發展趨于成熟一說,目前看來還為時過早。
首先,智能電視定義寬泛不統一
關于智能電視的定義,奧維咨詢(AVC)公司總經理喻亮星這樣認為:智能電視需要有開放性的平臺,有操作系統,具有仿真或者思維的能力,達到人機交互,能夠升級,自由擴展。同時他說,智能是個很大的概念,互聯網是個很重要的接入點,是智能電視最基礎的階段。如果還沒有辦法達到智能化,自由擴展或升級,開源化,操作系統等,就還不具備智能電視的特征。
而電子視像協會秘書長白為民則表示,智能電視除了要具備開放式的平臺外還要能與手機、電腦等互動起來,也就是平常說的多屏互動。
除了專家的定義外,一些接觸市場的人員也對智能電視有不同的理解:“智能電視兼容模擬和數字信號,可以智能調節圖像比例,拿回家人變胖了,這個不能叫智能。另外,還能瀏覽網頁,上網沖浪。”
“智能2D信號轉3D信號。”
“互聯網電視的升級版本就是智能電視了。”
“互聯網電視分為兩種,一種是第一代互聯網電視,一種是智能互聯網電視。”
“互聯網電視和智能電視不一樣,智能電視可以下載軟件可升級。”
“智能電視必須安裝了Android系統。”
這是一位記者對電視賣場中多位智能電視導購的采訪實錄,可以看出智能電視定義的混亂程度,而智能電視的生產商顯然也對智能電視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們看到的智能電視產品總是不盡相同,并不乏相互拆臺之事。
智能電視的定義不統一和理解的隨意性導致了一些偽智能暢通無阻的進入市場,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同時擾亂了智能市場的秩序,給智能電視市場的成熟帶來了一定阻力。
其次,智能電視標準模糊無定論
4月9日,在2011中國(深圳)消費電子展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在展會上發布了網絡電視多媒體通信標準,據介紹,本次發布的網絡電視多媒體通信標準包含兩個部分,分別是《網絡電視多媒體通信設備要求》和《網絡電視多媒體通信功能要求》,支持此次標準推出的電視企業有長虹、海信、海爾、TCL等電視企業,可以看出,一些企業也在為制定智能電視標準、規范智能電視行業做努力,然而智能電視畢竟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標準混亂、沒有定論是其必須經歷的一個發展階段。雖然前面的標準對其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管制,但終究,在一部真正的“智能電視行業標準”沒有出臺之前,智能電視注定要經歷一段界定模糊的時間,而這也同樣會影響到智能電視的快速發展。 [NextPage] 標準不統一,一些并不合格的智能電視就會進入市場,甚至只是打著智能噱頭的電視也能隨意進入市場,由于沒有標準監管,這類“智能電視”擾亂真正的智能電視市場,讓智能電視的整體市場走向無序,并最終影響到了智能電視快速進入成熟期的速度。
第三,內容缺失平臺質量參差現隱憂
除去以上兩點外,內容缺失、平臺質量參差也是智能電視目前不能完全克服的硬傷。
智能電視要求有相應的支持平臺和豐富的信息下載量。也許是平板電腦在2010年的巨大勝利啟發了廣大的電視制造商,2011年的智能電視新品大多選擇用Android系統作為基本的平臺,再配以其它或自主研發或性能強大的平臺,以此來讓自己的智能電視變得強大。而在內容完善上,三星、康佳選擇了與上海文廣旗下的百視通進行內容合作,索尼、LG、TCL則選擇與華數傳媒簽約解決內容提供問題。看起來通過各個企業或合作或自主的動作,智能電視的內容較為成熟,但事實上,智能電視的內容面臨缺失狀態:
在三網融合的大環境下,各個智能電視企業不管是自主解決內容還是通過與其他公司合作,很大程度上都免不了以三網融合作為基礎,而現實的情況是,廣電、電信圍繞播控權趨于交惡,三網融合的推進程度相當緩慢,受制于牌照發放的限制,獲得運營資格的企業寥寥無幾;另一方面,廣電總局關于電視企業不能生產廣電未批準的機頂盒設備、不允許開展互聯網電視業務的規定也將電視企業自建網站的想法扼殺在了搖籃里,這樣一來,企業在智能電視內容的完善和升級上勢必會出現滯后,也因此從內容上影響了智能電視的快速發展成熟。
最后,消費者接受程度有限制約發展
與3D電視行業發展與終端消費市場相悖相同的是,智能電視在企業間的蓬勃發展并沒有最終感染到終端消費者。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未來一年內打算購買平板電視的消費者中,64%對智能電視有認知度,但打算購買智能電視的卻只有17%,更多的人選擇繼續等待。高認知度和低購買預期之間的反差,說明消費者對智能電視消費仍處于觀望狀態。正如某業內人士所言,“現階段智能電視仍處于市場推廣階段,尚談不上普及,未來市場仍需培育。”
慧聰編輯總結:智能電視在3D盛行之時出現并且在2011年成為電視行業內的主角,目前幾乎所有的企業新品都不能避免的搭載各種智能系統,然而對于智能電視的長遠發展來說,眼下的“盛世”并不能成為其成熟的一個標志,在概念、標準皆無定論,內容缺失成隱憂的情況下,對于智能電視來說,首當其沖的應該是規范行業。與之前任何一代電視新技術相比,智能電視的推廣之路都不會太容易,而在3D被預言即將成為標配的今天,智能電視以如此浩瀚之勢進入市場是好是壞?智能電視是否能成為電視企業尤其是國產電視企業發展的一個轉折?答案在電視企業接下來的行動中。智能電視必將趨于成熟,但絕不是現在。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