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達花甲之年的董明珠,依舊會以越來越時尚的靚麗裝扮出現在公眾視野,在任何場合毫不掩飾自己的霸氣,來者不拒地與任何挑戰者抗衡到底,一如既往地將 “董氏”營銷進行到底。她對此的回應是:我對此沒有私心,所以我才能這么高調。我出來宣傳,是要把格力好的東西宣傳給人知道,而不是為了我自己。她說自己只會贏不會輸的邏輯同樣與此類似:“我和別人談判,為的是雙贏,為的是給別人創造價值,這不是為了給我自己謀私利。有好處的事情別人為什么不答應?所以我經歷過的談判,最后都會基本按照我的設想達成協議。”
在格力內部,她推崇軍事化管理。她從來都不覺得女性管理者和男性有什么不同,所謂女性管理者更人性化,她覺得就是因人而異的托辭。“管理只有一種,就是制度。我就是要做到水至清而有魚。”從很多細節也可以看到格力制度的嚴謹:為了保證安全,格力廠區嚴禁工人走車行道,只能走人行道,只要被發現走了車行道,一律開除。誠信出問題的員工,也會被嚴懲。凡是收回扣的員工,一經發現立刻開除;而前幾年一位員工因為陪家人看病未請假,被電話追問時謊稱陪客戶,最終這名員工也被開除。
2012年以來,格力推出新的考核體系,其原則一是向一線員工傾斜,二是強化中層干部業績考評,2013年一線員工年均收入同比增加了17%,業績不佳的格力中層干部出現收入縮水,在2012年有9%的中層干部收入同比出現下降,但也有74%的中層干部年薪實現增長,近年還有約10名中層干部由于業績不佳或管理不善被降職和免職。這導致2014年4月某媒體以此揣測格力為“血汗工廠”。董明珠對此的回應是:“一個人很健康,別人說你得了癌癥,那你就是得了癌癥嗎?”
中國制造業對效率與成本非常敏感,也許董明珠這種軍事化管理的模式在一段時間內都會是最為適合格力的管理模式:以嚴格法規統一企業上下的運作,然后從董明珠到各中層以身作則,在每個部門都設立樣板,令公司的每一個環節都像螺絲一樣環環緊扣,安全運行。比如上文中,董明珠規定格力廠區嚴禁工人走車行道這個細節,就是為了從根子上堵住行人被撞的可能性。
而在個人生活上,董明珠自嘲“我是個沒有社交生活的人”。她偶爾會在家里招呼一下女性朋友,而她的員工從來沒有一個人被允許上門去拜訪她。她的朋友都是些女性企業家,她最感興趣的話題是各種國家大事。平時下了班,有時間的話她會自己一個人做飯給自己吃,TOSOT品牌推出的只煮一個人飯的玲瓏煲,她第一個試用。格力的各類新的電器,她也會在家試用過給出測評意見。比如她對記者介紹晶弘冰箱時會說:“我在家里的冰箱放了一個蘋果,6個月后拿出來吃掉了,口感還是新鮮的。你說我怎么可能對格力的技術沒有信心?”
對家人和親朋好友的額外要求,她不假辭色。18年前她哥哥想通過她拿格力的貨賣給經銷商,被她直接拒之門外后與她不相往來,她的作風已經被家人熟知。她有幾分得意地說:“這么多年從來沒有人敢再提這種無理要求。”
但這并不意味著董明珠對待員工只是一味強硬。單身員工一人一居室,已婚夫妻兩房一廳過渡居室的要求,被寫入格力2013年報,這在上市公司中很少見。董明珠說格力的員工在行業內不是最高薪,但她致力于給員工一個家的感覺。一個格力一線員工年收入約6萬多元,如果一場大病可能幾十萬就沒了,但在格力會妥善為員工提供醫療保障。格力曾經為一個試用期的員工花了幾十萬的醫藥費而不是直接解雇。
董明珠還說,格力從來不搞末位淘汰制,因為她認為這不合理,一個人只要盡心盡力地做事,就對企業有價值。她雖然堅持原則,但不會推行不合理的規章制度。格力也從來不裁員,2011年格力從9萬多員工到現在7萬多員工,是因為每年的返鄉高峰會有自然流失,格力不會再補充人員,而是通過內部效率提升來推動業績發展,格力絕不會因為外部經濟環境變化而用裁員方法轉移壓力。
對待那些一畢業就進入格力的大學生,她說錢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給他們提供最好的事業平臺,只要有想法有能力,就可以被迅速提拔獨當一面。比如只要課題有價值,研發費用不設上限。格力永遠是能者上庸者下,絕不論資排輩。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