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來,什么都在變,你不變就會出局;而我不變的,是對書籍的愛戀。
昨晚今晨,讀完了張近東捎來的《蘇寧為什么贏》,讓我重新認識了那個一直堅持努力改變自我、改變蘇寧的張近東。
剛剛過去的2015年,互聯網江湖瞬息萬變:昔日的冤家對頭,不僅抱團取暖,更是擁抱相愛:世紀佳緣和百合網牽手了,滴滴和快的相愛了,百度不管去哪兒都帶上攜程,“58同城”與“趕集”選擇了永遠在一起……
一切都在印證:改變,沒有什么不可能!
這一年的8月10日,蘇寧和阿里這兩大電商巨頭演繹了一場互聯網江湖最土壕的婚禮。隨后,京東股票重挫6%,阿里漲2%,蘇寧云商復盤百億封單漲?!?/p>
完婚那一刻,在現場帶隊釆訪的我還百般費解:曾經的老冤家是怎么冰釋前嫌?是怎樣一種情懷在促使張近東一步步構建起這個正在改變全球商業格局的遠大夢想?蘇寧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傳統產業是如何擁抱互聯網?
這些問題一直盤旋在我的腦海,每次路過蘇寧那座形狀如“@”的夢幻大樓時,這些問題就會油然而起。
現在好了,這本《蘇寧為什么贏》將我的困惑和疑問一一作了回答。
企業的傳記,一般都是唱贊歌的多,有的還刻意護短,而此書不光解密了“蘇寧為什么贏”的經營之道,還將失敗和教訓不藏也不掖地拿出來分享,想必也能讓追隨者少走不少彎路。
書中記錄這樣一件張近東的往事, 讀來發人深省——
2006年,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年度經濟人物評選,當財經頻道的主持人陳偉鴻看到張近東上臺領獎走得較慢時,即興發揮說:“張總,您怎么走得這么慢?”
一語雙關。好多人當時還為張近東捏了把汗。沒想張近東不慌不忙,不急不慢地回答:“中央電視臺的廣告費太貴了,我就走慢一點,多留一點鏡頭給觀眾!”
其實,這些年來蘇寧不光走得穩健,步伐也一點不慢。記得去年年底,我應邀為蘇寧企業文化建設提建議,午間的飯桌上,張近東曾零星提及蘇寧早年的“觸網”經歷:
早在1999年,蘇寧成立了電子商務部,秘密打造了中國最早的電器門戶網站——中國電器網,海爾成為該網站的第一個戰略合作伙伴。當時蘇寧電器連鎖店的上方,都標有中國電器網的網址。
彼時,劉強東還在擺地攤,賣光盤;馬云雖然向世界推出了B2B平臺阿里巴巴,但注冊人數不足20萬。
那次午間的思維碰撞,話題可謂龐雜,對于張近東零星提到的“觸網”之事,很快就印象不深了,倒是《蘇寧為什么贏》讓我更進一步了解到蘇寧年這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讀完此書,我對外界質疑蘇寧為什么進入互聯網領域比同行慢有了新認識---因為無論是創新還是創業,生存發展是前提,創新太早會成為先烈,轉型太遲則會被拋棄,蘇寧每一次轉型,都可謂適逢其時。
25歲的蘇寧,從專業零售到連鎖零售,再到現在的互聯網零售,變革成為其發展攀升的常態。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理解蘇寧的互聯網零售之路是又一次改變公司、引領行業的自我進化。而其零售的本質,從來不曾動搖。
前無古人的“沃爾瑪十亞馬遜”的模式,線上線下的完美融合,蘇寧己率先趟出了O2O模式.......而苦苦尋求改變的張近東,一直堅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當前“互聯網十”的變革浪潮中,他再次勇立潮頭,爭當產業變革的排頭兵,無疑為世界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的樣本。
掩卷長思,第一縷朝陽正照在《蘇寧為什么贏》的封面上,閃閃發光。封面的張近樂的照片,他濃眉大目下藏著的卻是一雙透視人世的慧眼,那個真實的張近東,那個偉大格局觀的堅定實踐者。
此刻,我沒有理由不祝福張近東---因為蘇寧的轉型變革必須成功,因為中國需要真正偉大的企業。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