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紅撤出京東方 中國液晶面板仍被日財團掌控
[導讀]1月6日,京東方A(000725.SZ)發布公告稱,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已將其所持京東方投資(京東方A的控股股東)10%的股份轉讓給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繼NEC在上廣電液晶項目中折翼后,又一家日本電子廠商在國內液晶面板領域選擇了退出。
1月6日,京東方A(000725.SZ)發布公告稱,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已將其所持京東方投資(京東方A的控股股東)10%的股份轉讓給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2005年3月,丸紅以1.6億元獲得京東方投資10%股權,此舉當時被解讀成為京東方“筑巢引鳳”戰略的重要舉動。“在丸紅參股的4年多時間中,并沒有兌現當初的投資承諾,所以從2008年初開始雙方談判解除合作協議,現在的結果是預想中的。”1月6日,京東方投資有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然而從全球范圍來看,無論是中國大陸,還是中國臺灣地區或韓國,其液晶面板的上游材料領域依然被日本的財團所控制,而且在新一代的OLED等新興顯示技術上游材料領域,日本財團依然走到了前面。
丸紅“撤出”
對于丸紅退出京東方投資,丸紅(中國)株式會社公關課有關人士表示,“丸紅在中國的主營業務已經發生變化,所以總部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京東方與丸紅的緣分還要說到CRT時代,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丸紅就與京東方的前身北京電子管廠在彩色顯像管(CRT)的零部件方面就開始了合作,參與成立“北京旭硝子電子玻璃有限公司”。
隨著京東方開始從CRT向液晶升級,丸紅與京東方的合作開始延伸到液晶材料領域。在2005年第一季度京東方5代線投產后,丸紅與京東方投資的控股股東北京電控以及第二大股東智能科創簽署了三方協議,持股比例為43.75%的智能科創將其手中的10%的京東方投資的股權轉讓給了丸紅。
然而京東方想從丸紅得到的顯然不只是這1.6億元的資金,根據戰略合作協議內容,雙方合作范圍包括:一是日本丸紅將根據需要為京東方的TFT-LCD工廠提供穩定的、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服務;二是日本丸紅將通過積極參與投資等方式,協助吸引海外TFT-LCD零部件材料廠商來北京投資,進行本地化配套;三是日本丸紅協助將京東方的產品介紹并推銷到國際市場;四是對將來京東方第二條TFT-LCD生產線項目,日本丸紅將積極研究包括直接投資在內的合作方式。
然而,雙方合作的幾年來,丸紅并沒有像CRT時代那樣幫助京東方引進上游的原材料和配套設備生產商,到目前為止京東方在北京只引進了美國康寧的后端玻璃基板生產線,以及自己投資的LED背光模組,這些都與丸紅沒有直接的關系。
對此,京東方內部人士表示,“丸紅不僅沒有幫助京東方引進所需的配套設備,而且在京東方在成都、合肥和北京8代線的投資中,丸紅也沒有參股,這最終導致了雙方合作的結束。”
日本財團進與退
曾經寫過《三井帝國在行動》一書的中國社科院日本經濟學會理事白益民告訴本報記者,丸紅當初在京東方的投資,與三井財團在上廣電NEC的布局一樣,都是日本財團慣常的做法,即投入少量資源來進行布局,“然而在京東方5代線持續虧損后,北京等地方政府也曾暫時放棄了投資計劃,這也讓丸紅選擇了放棄”。
另一方面,記者也了解到,其實丸紅的業務結構在過去幾年也發生了變化,其目前在中國主要業務已經從原來的電子材料采購供應等轉向了糧油食品、紙張紙漿、能源、電力基礎設施等領域。
對于丸紅退出京東方投資,京東方公關總監張宇表示,“這是丸紅與京東方控股股東的合作終止,并不會影響到上市公司的運作,而京東方的6代線、8代線投資也不會受到影響。”
事實上,在京東方的液晶面板投資中,其實更多得到了三井財團的支持。記者了解到,2004年8月,三井信息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芝浦機電(上海)有限公司分別與位于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北工大軟件園簽署了正式入園協議,在園區設立技術支持及售后培訓中心。由此,三井財團已經將上海和北京兩地的液晶平板電視業務聯系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三井信息電子(上海)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液晶顯示屏(TFT-LCD)及相關配件、半導體設備等相關產品的生產和技術服務,是“京東方TFT-LCD項目”的主要生產設備供應服務商。
白益民表示,“當時三井-住友財團通過NEC在上廣電5代線完成了自己的布局,并且借助上廣電NEC的殼建立起100多家關聯公司,這些公司實際上已經控制了三星、奇美、友達液晶原材料的供應,而丸紅則希望借參股京東方投資來完成在中國北方的布局,雙方最初是有分工的。”
白益民表示,“實際上過去幾年中國大陸的液晶產業沒有成長起來,全球的液晶面板生產實際上被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壟斷,這讓丸紅等日本財團很失望,最終丸紅逐步選擇了退出,其在中國的布局更多集中在了糧油食品、紙張紙漿、能源等領域。”
相對而言,雖然三井-住友財團在上廣電NEC的投資,隨著上廣電5代線被深圳中航集團托管也“打了水漂”,但是三住-住友的100多家關聯公司卻依然是中國臺灣地區面板廠商的主要供應商和采購商。
中國液晶背后的日資身影
雖然丸紅退出了中國液晶面板市場的競爭,但是三井-住友財團依然是中國乃至全球液晶產業的真正背后控制者,記者從三井信息電子(上海)有限公司的官方網站上注意到,包括京東方、龍騰、上廣電、深天馬在內的所有中國液晶面板巨頭都是其客戶,而中國臺灣地區的4大面板巨頭同樣如此。
記者了解到,由于本土企業在設備技術環節沒有核心競爭力,目前在建和籌建的多條高世代項目背后幾乎全部閃爍著日企的身影。
白益民表示,在傳統的合作模式中,中國企業扮演的是生產、貼牌(終端),而利潤最高的環節均被日企等海外企業控制,而液晶面板的生產設備也被日韓企業控制,這一模式,多年來一直重復上演。
他還告訴記者,“雖然到2012年中國將擁有京東方、TCL深超、龍飛光電等多條8代以上的面板生產線,但是一旦日本企業愿意將核心技術轉讓給中國企業,這意味著他們在下一代技術(如OLED)領域已經完成了布局。”
白益民表示,“日本企業液晶技術的全球轉移第一波是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第二波是中國大陸,接下來第三波日本有可能把產能和技術向印度轉移,印度的液晶行業可能是中國大陸面臨的新競爭對手。”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