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入圍家電也有“節能標簽”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之節能平板電視、空調、洗衣機、電冰箱、太陽能熱水器的企業和產品名單。而記者在蘇寧、國美等一些家電賣場發現,一些不在名單內的家電也有了“節能標簽”,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在節能平板電視第一批名單中,LG電視應有7款屬于節能補貼范疇,但是《IT時報》記者在國美中山公園店發現,55LM8600和42LV3600兩個沒入圍的型號卻自稱已入圍國家補貼名單,可以享受價格補貼。相對而言,索尼全部7款入圍的節能電視全都在顯著位置貼上了節能標簽,沒有入圍的電視則沒有貼。
空調的情況更為混亂。今年以來,空調的價格原本就隨著氣溫一路上漲,隨著節能補貼的出臺,價格更是一路走高。未入圍國家補貼名單的松下HE13KF1N、HE18KF1等幾款空調,都在顯著位置貼上了自己寫的“節能補貼×××元”字樣,HE13KF1N屬1匹變頻空調,標價達6690元;2匹的HE18KF1則標價8290元,價格都高于同類產品。夏普空調的價格也有點蹊蹺。新品AY-35SFX-P、AY-25SFX-N均沒有貼節能標簽,但是導購員卻稱,這幾款都能享受節能補貼。算上補貼和優惠,一共能便宜七八百元。這些自稱享受節能補貼的家電大都沒有國家的人字形節能標簽,往往采用商場廣告的方式,寫著“優惠×××元”等等。
一名熟悉業界的內部人士透露,由于此次補貼都是在買單價格上直減,而不是返還現金,所以許多廠商打起了“擦邊球”:“譬如廠商把其他優惠說成是節能補貼,以此為噓頭吸引消費者前來購買,提高銷量。”像記者看到的LG電視,42寸的42LV3600比沒有節能標簽的47寸電視貴200多元,比同類非節能的42寸電視更貴了千余元。
記者在家電賣場中還發現,張貼家電節能標識的方法也是千奇百怪,有些按照規定,將人字形節能標簽貼在了家電正面;有些貼在背面,在前面只放一段相關的宣傳廣告;有的甚至不貼在家電上,需要向導購員詢問才能得知。
亂貼標簽成了“灰色地帶”
家電賣場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節能標識亂象?上海家電行業協會會長李富春介紹,一些企業借著“節能”的噓頭,把沒有入圍的產品也貼上節能標簽,不僅可以增加銷售氛圍,吸引更多消費者來購買,同時存在先提價后讓利的可能。由于節能家電的產品目錄龐大,消費者難以一一比對,只能聽那些廠商吹得天花亂墜,“國家目前僅公布了入圍節能補貼范圍的產品品牌和型號,但沒有公布產品價格,這也給不良商家先提價再補貼的‘變相騙補’提供了便利。”
李富春說,有些企業把自身的價格優惠和節能補貼混為一談,并在家電上貼上國家的節能標簽,這是嚴重違規現象。“企業可以隨意開展自身的讓利活動,打價格戰,但是借節能名義招徠消費者,則存在欺詐嫌疑。”李富春表示。由于目前節能補貼剛剛起步,雖然有規定出臺,但是執法方面還沒有跟上,因此讓一些廠商鉆了空子。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此前已表示,將加大對節能產品質量、能效水平、推廣產品數量、兌付補貼情況的監管力度,對生產不合格產品、虛標產品能效等級的企業以及編造虛假推廣信息騙取補貼資金的生產企業及流通企業和銷售網絡給予扣回補貼資金、罰款、取消推廣節能產品資格等處罰,但是實際操作中,究竟由誰來查處、誰來罰款,還沒有定論。節能補貼需要更加規范化。”李富春表示。
專家建議學習“以舊換新”
“此外,‘直補’的方式也不科學。目前消費者享受補貼的方式是,在購買了國家指定的可享受節能補貼的家電后,付款結算時由收銀臺直接從總金額中扣除相應補貼額。這只是促銷不能稱作補貼,建議改為像以舊換新一樣,消費者購買后憑據領取補貼的方式。”家電觀察家劉步塵建議。
家電觀察家梁振鵬表示,家電節能補貼對于引導綠色消費、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擴大內需都有積極的作用。但由于產品能效與企業經濟利益直接掛鉤,這種情況下,應該加大對節能補貼產品的抽檢力度,防止個別家電企業,以虛假信息欺騙消費者,騙取國家節能補貼。同時,希望國家在節能產品推廣中推出領跑者制度。梁振鵬提醒,消費者如果想購買此次的補貼產品,要注意認準“人”字形補貼標識。如果是真正享受補貼,買單時是需要提供身份證復印件的,還需要填寫相關的補貼確認函。此外,消費者要注意貨比三家。現在家電賣場都扎堆,問完一家的價格后,馬上去另外的不同賣場再比價,防止被忽悠。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