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網]8月13日合肥三洋方面稱,惠而浦通過與三洋電機股權轉讓及定向增發等方式,以34億余人民幣,收購合肥三洋51%的股份,成為后者控股股東,上市公司名稱擬變更為“惠而浦榮事達(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原第一大股東合肥市國有資產控股有限公司將持股23.34%,成為第二大股東。
惠而浦集團為全球五百強企業之一,也是全球領先的白色家電制造和銷售企業,此次活動的收購方——惠而浦在中國的全資公司——惠而浦中國稱,收購完成后,將會把惠而浦集團家電領域的創新技術、卓越產品和優質服務和合肥三洋豐富的本地市場運作和運營經驗融合在一起,進一步發展合肥三洋的業務,將合肥三洋建設成為中國領先的、擁有強大的中國境內銷售平臺和具有成本優勢的產品生產平臺的白色家電企業。
同時,惠而浦與合肥三洋還簽訂了《避免同業競爭協議》,凡是合肥三洋已有業務,包括未來規劃的業務,惠而浦將全部集中到合肥三洋,而不再使用其他代工廠。此外,廣東惠而浦的微波爐業務將整合進公司,惠而浦還將就持有的海信惠而浦(浙江)電器有限公司的50%股權做出妥善的處理安排。
而合肥三洋向惠而浦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強化合肥三洋的白電產業。據合肥三洋公布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顯示,募集的19.86億元人民幣將主要投入“年產1000萬臺變頻電機及控制系統技改擴建項目”、“年產500萬臺洗衣機變頻技改項目”、“年產400萬臺節能環保高端冰箱擴建項目”等。
惠而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夫·費蒂格(Jeff M.Fettig) 說,惠而浦公司期望本次交易在合并后的頭12個月便會帶來收益,“惠而浦在中國中、高端產品市場已經取得了強勁的發展,本次并購使公司能夠進一步建立、完善并擴展其在新興中國市場的地位,并能夠借助于我們的全球業務進一步優化效率。”
惠而浦公司國際部總裁邁克爾•托德曼(Michael Todman) 說,“合肥三洋已經建立起全國性的分銷平臺,擁有充滿增長機遇并具規模的制造基地,并恰恰位于合肥——著名的中國家電中心。合肥三洋是一家管理優秀、盈利能力良好并擁有廣闊的前景的公司,由一支經驗豐富、精明能干且擁有顯赫業績的管理團隊帶領。”
近年來,合肥三洋發展勢頭喜人。自2007年至2012年,合肥三洋的營收由6.35億元增加至40.1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4.63%,公司凈利潤從2007年的0.68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3.0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4.89%。目前,合肥三洋洗衣機、微波爐的國內市場份額排名均靠前。
但惠而浦在中國市場卻難得順風順水。據了解,惠而浦集團早在1994年就已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此后,惠而浦相繼與數個國內企業合資、合作,試圖在洗衣機等多個家電品類中站穩腳跟,但大多以失敗收場。
>>1995年,惠而浦與北京雪花電器集團合資成立北京惠而浦雪花電器有限公司,1997年,宣告合資失敗;
>>1995年,惠而浦與水仙電器合資成立惠而浦水仙合資公司,多年嚴重虧損,2002年,惠而浦完成全資收購,宣布合作失敗;
>>1995年,惠而浦與順德蜆華合資,惠而浦先是斥巨資收購蜆華65%的股份,后又收購剩余35%的股份,但合資公司業務持續下滑,幾乎退出國內市場;
>>1997年,惠而浦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2002年,惠而浦宣告重返中國市場,在中國推出3個系列30個新品種,但短短數年后,除保留少量洗衣機業務外,冰箱微波率幾乎全線撤出;
>>2005年,惠而浦公司在中國成立全資公司惠而浦中國,銷售產品品類再次擴充至包括洗衣機、冰箱、嵌入式廚電等,但國內主要以洗衣機和冰箱產品為主;
>>2008年,惠而浦再度發力,先后進軍中國空調、熱水器、冰箱和廚電市場,但時至今日,上述品類市場份額仍可以忽略不計;
>>2013年,惠而浦以34.011億元獲得合肥三洋51%股份,合肥三洋擬改名為“惠而浦榮事達”。
但有業內評論稱,惠而浦與合肥三洋的合作預期不會“重蹈覆轍”,惠而浦的國際化平臺與合肥三洋本土家電份額的結合將會帶來雙贏局面。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擔憂新公司會自亂陣腳,在收購完成后,“惠而浦榮事達”旗下將擁有“三洋”、“榮事達”、“帝度”、“惠而浦”四大品牌,四大品牌如何定位將為新公司亟需解決的重點問題,畢竟,“三洋”品牌即將到期;榮事達多年來已被邊緣化;帝度為新生品牌,雖發展迅猛,但基礎薄弱;惠而浦雖具有國際知名度,但在國內市場一直份額偏低。(記者/王德祥)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