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極盛到走向敗走,松下在華業務步步緊縮的現狀是日系消費電子企業在中國內地市場“江河日下”的典型代表。
雖然上周松下電器發布的財報顯示,近年來首次實現扭虧,但業界專家在卻指出,松下近半數營收來自日本本土市場,包括中國在內的海外市場卻仍難逃業務緊縮的窘境。
過半營收來自本土市場
上周,包括夏普、索尼以及松下在內的日企陸續公布新一季財報(4~6月)。財報顯示,索尼第一財季凈利潤34.8億日元,同比扭虧,特別是索尼彩電業務當季扭虧。而夏普4~6月份運營利潤也預計達到30億日元,去年同期夏普公司最終財政赤字為1384億日元。
根據松下電器發布的第一財季財報顯示,受日元匯率走勢疲軟及企業退休金計劃調整獲取一次性收益的推動,松下第一季度凈利潤達1078億日元(據松下公開數據顯示,日本對企業退休金計劃的調整,使其在第一財季獲得了798億日元的一次性收益)實現近年來首次扭虧。對此,業界專家卻指出,一季度松下近半數營收來自日本本土市場,包括中國在內的海外市場盈利能力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仍難逃業務緊縮的窘境,“扭虧”僅是“紙面上的繁榮”。
信息時報記者整理松下近期財報發現,繼2011財年松下出現7721億日元的巨額虧損后,松下2012年預計出現約7650億日元的虧損。持續的巨額虧損,在業界看來,除了是日元升值的影響外,更多是松下在戰略上的失敗。
電子消費市場已難覓蹤影
和索尼等日系企業一樣,松下在華消費電子市場曾風光無限。但如今,一方面,包括彩電、數碼相機以及手機等領域,國內同行的迅速崛起以及在產品研發、成本控制等方面已經逐漸取得優勢,迫使松下不斷收縮在華業務,甚至被迫戰略轉型。上周,幾乎在松下智能手機將退出日本本土市場消息傳出的同時,松下在華宣布再度淡化消費電子業務,低調發布兩款企業級打印機一體機產品,欲借此打開企業級市場。
另一方面,日企缺乏對當前國內市場的深入了解。信息時報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內各大數碼賣場,發現在南方電腦城、百腦匯數碼廣場等電腦賣場幾乎難尋松下數碼相機、松下打印機等品牌店或者形象店的蹤影。“產品線單一、推陳出新速度慢于佳能、惠普等同行。”在信息時報記者談及松下打印機產品在市場的表現時,南方電腦城的打印機渠道商大倒“苦水”,稱如果單靠經營松下打印機產品的話難于維持生計。更有店員向記者表示,與佳能、惠普相比,松下此前對渠道的支持顯得不足。
轉戰企業市場圖存
在華消費電子市場的不景氣表現,松下試圖轉戰企業市場。
據信息時報記者了解,目前松下已經調整針對中國市場的戰略:繼續弱化消費電子業務,轉戰企業市場甚至加強新能源、辦公用品等企業市場。上周三,在其高速雙面多功能打印機發布會上,松下中國系統通信營銷公司總經理西山浩甚至“放言”:希望用3~5年的時間擠入這一市場的前三名。
業界人士對此并不看好,稱在打印機等辦公產品企業市場,佳能與惠普等已經占有先機。根據IDC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打印機市場從廠商來看,排在前三席位的依然是惠普、佳能、愛普生,兄弟和三星緊隨其后。松下并未能躋身企業打印機市場的“第一集團”。截到記者發稿前,松下方面一直未作官方回應。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