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如果消費者在購買電器時加付一定數額的“延保”費用,商品的售后服務期可延長一定年限(“三包”期后延續包修)。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家電“延保”相當于消費者為家電購買的一份“保險”,可以在國家、廠方明確的“三包”規定之余再享受1至4年不等的保修服務。機型和銷售價格不同收費標準也有差異,“延保”價格大致一兩百到上千元不等。現在蘇寧、國美、大中等大型家電賣場和部分液晶電視廠家都已經推出了“延保”服務。
11月12日,記者在北京家樂福通州店家電賣場采訪時發現,很多的產品價簽旁邊都擺放著“延保”銷售價簽,店內也有“買家電別忘買‘延保’”的標語。在一臺海爾洗衣機旁,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如果購買該款產品,再加價5%就可以在原來一年三包的基礎上享受延長保修兩年的服務,“延保”期間,商品無論出現任何質量問題,都有專人上門服務。”
對于家電的收費“延保”服務,消費者的看法不一。記者在隨機采訪中,不少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剛購買了一臺7000元即熱式電熱水器的市民陳先生就在銷售人員的推薦下,購買了一份價值近600元的三年“延保”服務。陳先生表示,熱水器涉及人身安全,購買“延保”服務能更好地維修電器,可有效減少危險發生。而市民牟小姐則認為,商品本身就有保修期,在此基礎上,商家再向消費者推銷“延保”的做法,有欠妥當。
目前一些家電廠商為了最大程度地規避“延保”責任,利用國家沒有相關政策規定的空子,不同消費者簽訂服務合同,而且不主動向消費者介紹合約條款,不僅損害消費者的知情權,且一旦出現消費糾紛,就以擁有解釋權而推卸責任,只享受利潤,不承擔責任,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指出,雖然花錢買服務符合國際趨勢,但家電“延保”畢竟是舶來品,進入國內的時間比較短,目前還缺少相應的質量、價錢、再保證尺度及監管制度,從而造成商家尺度不一、主導權錯位等問題。尤其是目前國內還沒有相關的法規出臺,一旦出現“延保”糾紛,消費者維權困難。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李德俊也認為,“延保”服務作為一種有償售后服務契約承諾,既具有無形服務商品的特性,又是一種風險管理產品,所以,有關“延保”服務的相關法律法規亟待進一步規范。尤其是必須明確“延保”服務的身份問題,到底是納入《保險法》的監管范疇還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解范疇,需要進一步明確。當前比較迫切的是需要制定行業規范標準,完善監管制度,使“延保”服務做到有法可依。
如今,家電“延保”在國外非常盛行,主要是因為“延保”作為一項險種,已經進入了保險領域,有一套非常詳細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但是在國內,“延保”服務還處于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作為一種保險服務,本應歸保監會管理,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延保”服務這一險種,現有的《保險法》規范不了。而相關的政策法規空白,國家三包規定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規范無門。一個沒有“關愛”標準的商業服務,要想健康成長,只能是奢談。因此亟待立法、保險和市場監管等部門主動作為,早日制定相關的標準來加強管理,引導“延保”服務這一新興服務模式良性健康發展。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