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整理索尼公司近七年的財報發現,除2012年盈利外,索尼七年時間內凈虧損已超萬億日元,被索尼CEO平井一夫作為復興重大支柱的終端市場成為虧損最嚴重的地方。面對如此狀況,索尼不得不宣布停止針對中國市場終端的開發,業界紛紛視作撤離中國市場的明顯信號,并且擔憂索尼的未來之路。在此危難時刻,索尼應有所 改變,加速轉型盈利業務尋求突破和復蘇。
索尼財報顯示近幾年虧損嚴重
此前有傳言表示索尼將退出中國市場,面對這種傳言,索尼CEO兼總裁平井一夫再次重申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他表示,中國、美國、日本是索尼全球三大市場。
即便如此重視中國市場,索尼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卻一而再的令投資者感到失望。近期,索尼公司發布了2014年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索尼第 二財季營收為174億美元,同比增長7.2%。但卻出現了12億美元的運營虧損,約合1360億日元。其中移動通信業務嚴重拖了索尼的后腿,僅這部分業務 的運營虧損就高達16億美元。受此影響,該公司預計截至明年3月31日的財年凈虧損將達到2300億日元(約合21.5億美元)。
這已不是索尼財報第一次顯示盈利虧損了,回顧7年來的業績,索尼公司經歷了兩任CEO,但無論是誰都無法阻止索尼的頹勢,業績不斷下滑。索尼的 虧損始于2008年,在當年索尼出現了1000億日元(約合11億美元)的運營虧損。到2009年,虧損沒有停止,該年凈虧損410億日元(4.41億美 元)。2010年公司凈虧損已升至32億美元。2011年索尼甚至創了年度虧損紀錄,出現4566.6億日元(約合57億美元)凈虧損。2013年度財報 索尼也有1284億日元(約合12.6億美元)的虧損。
從2008-2014年這七年時間內,索尼的盈利狀況可謂一塌糊涂,期間除了2012年小盈利430億日元之外,自2008年來,索尼已經累計虧損了上萬億的日元,可以說索尼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索尼國內終端市場艱難前行
索尼公司CEO平井一夫在早前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表示,希望索尼能夠很快在中國復興,其中智能手機業務為公司帶來重要的支持。但事實上,索尼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卻是接連受挫。
在2014財年的首個季度,索尼智能手機的總出貨量僅為940萬部。業內人士表示,索尼智能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持續低迷,高端市場競爭不過蘋果,中、低端市場又幾乎被小米、魅族全部搶占,運營商定制機幾乎被酷派、聯想、華為等全部占據,索尼手機銷量排名進不了前十。
德國市場研究機構GFK出爐的數據報告顯示,今年1至8月,三星、蘋果這兩大外資龍手機廠商在國內市場份額出現下滑,國產手機陣營的提升趨勢則 較為明顯。在國內手機份額排名前五強中,除三星外,酷派、聯想、華為、VIVO等其它四家都是國產手機廠商,所有國產手機市場占有率達70%。
目前,國內市場中國產手機的市場份額高速增長不僅給三星、蘋果帶來壓力,索尼更是深受其害。調查顯示,智能手機的更換時間約為2年,國情決定了 國內大部分用戶不會頻繁更換高價智能手機,國產手機商把握住了時機瘋狂搶占市場,而諾基亞、索尼和LG都沒有把握好這個智能手機換機潮。
如今國內終端廠商不斷崛起,加上高端領域一直是蘋果、三星的天下,高中低端競爭全面加劇,索尼難以招架。由于業績壓力,索尼近日宣布將大幅縮減中國市場的移動業務規模,同時不再開發和出售面向中國市場的手機。
不僅僅在手機市場,平板市場的情況也同樣不容樂觀。人們已經很難看到索尼有新產品推出。而后起之秀蘋果公司在手機、平板電腦等索尼最擅長的業務領域,大大超越索尼了。
面對不斷下調的銷量,盡管索尼強調對中國市場的戰略定位依然是作為重要增長和利潤貢獻市場,手機業務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但公司不再開發和出售專門面向中國市場的手機舉動,被視作撤離中國市場的明顯信號,這讓業界難以看到復蘇的希望。
加速向盈利業務轉型圖謀復蘇
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崛起,給索尼手機業務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終端市場帶來的巨大空缺讓索尼不得不想方設法突圍,其中包括為保證資產流動性而以 10億日元的價格賣掉了索尼在美國曼哈頓的總部大樓。為了自救,索尼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業務重組和方向調整,對電腦和電視部門裁減人員,出售旗下的個人電 腦業務“VAIO”,并將其電視事業部門分拆出去成立一家獨立的公司。
時尚、價高的VAIO電腦、索尼液晶電視,成為拖累企業的沉重包袱,向電視電腦手機轉變的誓言,變成電視、電腦事業部被切割售出,目前智能終端銷量慘淡,業界對這個昔日的巨頭唏噓不已。
雖然在終端戰場上失利,但值得注意的是,索尼在在“設備與部件”業務從中獲的不小收獲,而且在攝像領域、醫療領域以及數碼家電領域,索尼都有巨大的優勢。
在圖像處理技術及鏡頭生產能力,其影像傳感器仍是業內的佼佼者,銷量持續增長,并且索尼已經開始向汽車方面尋求新的機會。在醫療領域,索尼圖像處理系統開始受到醫生的青睞。另一個高增長的部門是游戲和網絡業務,同比增長了83.2%。
索尼是否會放棄終端尚難確認,目前說索尼將一蹶不振也為時善早,索尼能否再次復蘇成為業界關心的話題。索尼復興的關鍵還在于該如何更好的利用公司的現有優勢轉型發展,盡早轉型布局這些領域無疑是其復蘇的重大契機。(來源 中國家電網)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