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日,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主辦、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承辦的“微波爐烹飪對食物安全與營養的影響”研究成果發布,系統歸納了微波爐產品及微波烹飪食物的營養學、安全學知識,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報告進一步論證了各種微波爐“有害”言論的不客觀性和消費者對于微波爐產品的各種誤區。
微波爐“有害論”從未間斷,“微波爐的微波泄漏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食物經微波爐烹飪后在營養學層面產生負面作用、食物經微波爐烹飪后在食品安全層面產生負面作用”等等,消費者在使用微波爐時的巨大困惑日深月久。
著眼于消費者的困惑,針對微波爐“有害論”的言論,該研究重點包括微波安全、微波爐烹飪食物的營養學與安全性、微波爐消費者行為等方面。
微波爐的微波泄漏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屬于微波爐電器安全問題,其質量控制已有國內外統一的標準依據和檢測證據。包括我國在內的各國家的微波爐企業,對所生產的微波爐的微波泄漏量都控制在遠遠嚴于已有國際標準的水平。從微波爐產品本身而言,防止微波泄漏技術和產品自身的生產工藝均能將微波泄漏限制在10瓦/平方米以下,所以微波爐只要是合格產品,使用中沒有被損壞便不會造成微波泄漏。
食物經微波爐烹飪后在營養學層面的負面作用,也有可用的相關標準依據,但在行業內尚未有過專項研究,因而沒有令消費者理解和信服的一手數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聯合國家級食品專業檢測機構,對微波烹飪后的食物與明火烹飪后的食物進行營養成分的對比實驗,通過對維生素、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的測定,掌握了微波烹飪與傳統明火烹飪在食品營養學上的數據,由于微波爐的加熱速度快,食物受熱均勻,因此微波爐烹飪并不會比傳統烹飪令營養成分損失更快、更嚴重,尤其對加熱時間比較敏感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的保護,微波爐加熱的效果明顯強于明火加熱。
對于食物經微波爐加熱后是否存在食品安全層面的負面作用,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重點從微波烹飪對食品分子結構以及對基因的影響進行論證,表明在合理的烹飪前提下,只要控制好溫度與加熱時長,食物中的分子結構變化都是無害的,且對人體有益。有消費者擔心微波烹飪或加熱食物會增加食物中的致癌物或發生不良誘變。經過研究及專家論證,這個問題涉及到醫學、生物學、遺傳學等眾多學科,依據這些學科的基本原理,都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此觀點。在微波的生物效應研究中,至今沒有任何研究結果和證據表明,微波可以誘發動物和植物的基因突變。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