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股份調研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廢舊家電理論淘汰量分別為:電視機3500萬臺、洗衣機1000萬臺、冰箱1000萬臺、空調500萬臺。舊家電淘汰的數量是巨大的,迫切需要一個規范化的回收渠道。于是,完善的家電銷售渠道進入了相關各方的視野,被認為完全可以成為集銷售、回收為一體的渠道。但是,這種想法是好的,要實現卻是艱難的。
街頭回收“游擊隊”價格高是很多正規企業“吃不飽”的重要原因 董芳忠/攝
各方觀點
賣場是理想回收渠道家電銷售網絡可謂是巨無霸級的渠道,其遍布于全國三級以上城市,如果能成為家電回收渠道是非常理想的:首先,家電連鎖銷售企業的銷售網點眾多,用于回收舊家電不用重新布點,可以節省大量的資金;其次,如果銷售企業回收家電,消費者可以實現買新同時賣舊,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消費者。
據了解,在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之初,家電連鎖銷售企業在不同城市都與當地的正規拆解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把回收來的舊家電提供給正規拆解企業。近日,天津蘇寧和亞瑪達電器商場又針對廢舊家電回收推出新政策,消費者可向當地30余家連鎖門店提出回收申請,商家免費上門回收,消費者除可享受國家提供的節能補貼外,還可獲得商家提供的消費卡,優享國家、商場雙重補貼。
另據了解,早從2007年起,北京蘇寧就與華星集團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實施了“廢舊家電回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約定:從2007年1月份起,北京蘇寧按月將以舊換新所取得的廢舊家電交與華星處理。常州翔宇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也與國美、五星等家電賣場簽訂了協議。國美宣稱,消費者通過國美賣場或熱線電話提交舊電器回收需求,國美賣場即通知回收企業上門收購,同時給予消費者補貼。
在天津,專門為賣場提供回收服務的是隸屬于天津市供銷社的綠天使物資回收公司。該供銷社副主任許國勝表示,與走街串巷的私人回收不同,家電賣場與專業的廢舊物品回收公司合作,通過符合環保理念的后期分揀、分類回收,可實現完全綠色的舊家電處理。
天津一賣場專門負責回收舊家電的人員向記者介紹其舊家電回收流程是:顧客先在柜臺登記,工作人員說明回收價格范圍、上門時間,市內六區只需提前4天預約,隨后工作人員免費上門服務,并當場付清回收費和消費卡。目前,其舊家電回收項目主要包括電視機、電腦、空調、冰箱和洗衣機,只要主要零部件齊全,就可以回收。
記者探訪
門店目前都不收舊家電連鎖銷售企業回收舊家電方便了消費者,也方便了拆解企業,是一條非常好的回收渠道,但是其回收效果目前還不夠理想。雖然在以舊換新活動中,家電連鎖銷售企業在回收舊家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隨著該政策的結束,家電回收也停止了。為什么這個被認為非常便捷的方式會隨著以舊換新政策的終止而遇到了困難?記者就此進行了一番調查。
在北京的一些家電賣場,目前都不能回收舊家電。在大中北京中塔店,記者問總服務臺員“我要買新家電,你們可以回收舊家電嗎?”得到的答復是:“不能,現在以舊換新活動已經結束,不能收舊家電了。”同樣是在該店,記者詢問了幾個知名品牌的銷售人員,他們也都表示制造商不能回收舊家電。在國美北京西三環店、蘇寧北京廣安門外店,情況也大抵如此。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連鎖銷售企業負責人指出,以舊換新政策實施的時候,有的門店每個月可以回收到近萬臺舊家電,政策結束后,一個月連幾臺都收不到,所以索性就不收了。
大家電回收遇阻,小家電就更不用提了。記者調查發現,家電連鎖渠道就是在以舊換新政策實施的時候也不收廢舊小家電,甚至就連游商都不收,廢舊小家電往往被當做垃圾扔掉了。
北京公主墳附近的一家廢品回收店老板告訴記者,像廢舊電視機、冰箱等大家電的回收價格一般在50到100元,但是小家電回收價值不大,他們一般不收。他還告訴記者:“大家電維修一下還能轉賣出去,小家電很少有人愿意買二手貨,里面的零部件也不值錢,我們收上來也沒地方處理。”
原因解讀
正規渠道受成本所困
為什么連鎖賣場回收舊家電這一理想的渠道與回收現實之間的差距這么大呢?業內人士認為,其實還是成本在作怪,不但企業回收會考慮成本,消費者處理時也會考慮收益,而家電專場這一回收渠道很難達到這兩方面的要求。
北京一賣場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不是連鎖企業不想上門回收,而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消費者不愿意交出舊家電,有以舊換新補貼的時候回收價格比較高,消費者交舊很合算,如那時一臺洗衣機可以得到近百元的補貼,可現在也就能給50元左右,但是消費者要是交給其他收舊人員,得到的錢則會多一些;其次,回收是有成本的,家電連鎖企業不可能白收不賺錢,有補貼政策的時候企業有利潤,但現在不同于以往了,所以現在回收都處于停滯狀態。
有業內人士透露,企業不是不愿意回收,關鍵是回收模式。如拆解企業拆一臺電視也就能拆出價值十幾元的東西,這種情況能給消費者的回收價格是多少?但是游商可能給消費者近百元,然后再加價直接銷售,利潤很可觀,這就是正規企業干不過游商的原因。
另據了解,自以舊換新政策推出以來,我國廢舊家電回收產業迎來了一個新時期,大量的舊家電拆解企業崛起,家電銷售、回收、拆解產業鏈初步形成。然而,隨著以舊換新政策終止,眾多家電拆解企業面臨著尷尬的處境,初步形成的產業鏈面臨著“供血不足”的危險。
近日,記者以處理彩電為由向一些街頭回收“游擊隊”詢問價格,得到的答復是回收價格一般都在20元到150元錢之間,要是平板電視價格還可以再高些。而記者在二手家電交易市場上了解到,舊電視的價格一般都在150元到500元之間。顯然,這樣的利益鏈條遠比家電連鎖不賺錢、拆解企業只能拆出十幾元的東西要劃算得多,這也就難怪家電銷售企業收不到廢舊家電也不愿意回收了。
政策可操作性不強在利益上不占優勢的家電連鎖回收鏈條非常需要政策的支持,事實上,有關規范家電回收的政策近年來不斷推出,但是同樣在實踐中遇到了各種問題,難以切實規范回收渠道。《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 《辦法》)從今年7月開始實施,但是,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只是針對拆解企業的,單純的回收企業并不能從中受益。
據介紹,不少國家都是將補貼直接給拆解企業,它們有成熟的回收體系,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很強,會主動將廢舊家電送往拆解場。但我國目前還沒這種環境,所以推動整個廢舊家電回收處理恐怕還要考慮更多的因素。業內人士認為,只有使消費者、回收企業和拆解企業的利益一致,才能真正激活回收處理的整個產業鏈條。《辦法》還規定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補貼標準為:電視機85元/臺、冰箱80元/臺、洗衣機35元/臺、房間空調器35元/臺、微型計算機85元/臺。不難看出,《辦法》對于廢舊電器的關注點仍在大家電上,而對于小家電的處理則沒有涉及。
此外,近日商務部公布的《舊電器電子產品經營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擬對舊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購、維修、翻新、銷售等進行規范,要求對收購的舊電器電子產品進行實名登記并建立檔案資料,交易完成后出具發票并提供最少3個月的售后保修期,此外,實名登記出售人姓名和身份證件號碼或企業營業執照的有關內容。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多數消費者都認為此規定容易泄露隱私、正規回收渠道太麻煩。
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參照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二手家電再流通的商業和市場空間會越來越小,最終二手家電的出路不是再銷售,而是直接拆解回收,而且很多國家對廢舊家電都是收費回收,而不再允許上市銷售。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