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衛國
發生在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之間的口水戰,如同“3Q”大戰一樣,不會為我們的社會帶來任何福利,相反還正在耗費大量的社會資源。
運營商之間相互攻擊并不稀奇,口水戰早已有之,稍早之前,有報道稱,某地聯通公司群發短信譏諷購置了iPhone,而裝移動卡的用戶,稱“iPhone裝上移動卡,無疑當今一大傻”。
這樣的短信直白地暴露了中國聯通的怨氣。經歷了與蘋果公司的艱苦談判方如愿以償引入iPhone。設想中的好處還沒有看到多少,好不容易爭取到的移動高端客戶卻在流失,而且還貼了成本給了競爭對手的用戶。
所以,似乎不難理解,中國聯通終于決定采取新政策阻止用戶拆機,堅決捍衛自己的利益。爭議由此爆發。工信部上周稱,已就此聽取了相關運營企業的情況匯報,并敦促中國聯通保障用戶合法權益。
在官方層面,中國聯通從來沒有公開指責過中國移動。不過兩家電信運營商的爭斗早已公開化。在這個矛盾的爆發當中,中國移動并非全然無辜。中國移動針對iPhone用戶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服務,以吸引這些用戶轉而投向中國移動。而這甚至也不是兩家運營商第一次產生摩擦。無論中國聯通或者是中國移動,恐怕都有過很難拿上臺面的針對對手的競爭營銷案例。
如同騰訊與360之間的沖突一樣,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之間的暗戰,共同體現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競爭。他們具有同一性質:廠商們不是用盡心思來思考怎么通過更體貼的服務來贏得客戶,而總是把客戶當作一塊有待攻占的陣地去征服。
居于寡頭位置的中國電信運營商們,可曾真的將用戶體驗置于其業務的核心位置呢?在很多被曝光的案例中,使用電信服務的用戶從來是他們算計的對象。業界一直傳說,在運營商的內部都有專門的團隊,通過對用戶使用習慣的分析、計算,得出最大收益的方案。現在看來這不是沒有可能,發生這樣的傷害用戶情感的事件也就不會讓人意外。
作為運營商,誰都希望擁有更多的客戶,并由此分享客戶服務帶給自己的收益。這沒有任何問題。不過我們會看到,處于競爭地位的各方領軍人往往都會這么說:“這是一場戰爭。”既然是攬客大戰,作戰與備戰的原則,就成為重大市場營銷活動成功的關鍵考量。
兵法云:兵不厭詐,或曰:兵者詭道。進攻,防守,集中火力,突擊,出其不意等等,在這些策略下面,而在這樣的語境下,任何消費者體驗和利益至上的原則,都可能會被異化為簡單的數字——更多用戶意味著更多收益,綁定了再說。也因此,客戶的感受被置于次要地位,并在本質上被蔑視。
他們眼中只有對手,顧客是一個個山頭,他們分析顧客就像他們分析戰場環境一樣,僅僅是為了防止自己出錯。在這樣的邏輯下,在電信運營這一寡頭壟斷的領域,有什么比攻訐競爭對手更見效的手段呢。對于電信運營商而言,這是一個零和游戲的框架,一個運營商的所得就是另一個運營商的所失,任何一個對某一電信運營商產生惡感的人,一定會成為其他運營商的用戶。
應該承認,至少到目前為止,所有這些策略確實都是有效的。且不說市場環境還可能發生變化,現在有效的一切策略終有一天可能失效。我們必須問自己,當顧客只是被認為是攬客大戰所發生的地點或者戰利品的時候,能否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
攻訐和謾罵是不產生真正的價值的,這是一個商業常識。電信運營商的互相攻擊,并不會提升整體的電信服務水平,用戶的利益固然會受到損害,公司本身也會扭曲為眼里只有看得見的利潤的金錢怪獸。而當更廣的部分的中國企業,都處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的時候,我們的商業發展水平將難以改善。
遠離相互唾棄,這是我們構造美好世界的必須一步,企業家必須為此保持克制。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