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直秉承“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信條的騰訊來說,飛速膨脹的電商蛋糕當然是不能錯過的。但騰訊電商的起步極為艱難,無論是C2C的拍拍網,還是B2C的QQ商城,又或者第三方支付財付通,從誕生起就一直在對手的強大壓力下掙扎,一直都存在,從來不出彩。直到將易訊納入麾下后,才終于有了一點起色。為什么“無所不能”的騰訊在電商領域卡殼了?
據第一財經日報的報道,在“帝企鵝”騰訊龐大的互聯網版圖中,仍有幾塊領域未能站到前排,電商就是其中之一。
“挾流量以令諸侯”,這是騰訊過往不二的制勝法門,新進的大多數領域,騰訊總能憑借流量優勢和用戶基數,迅速圈定自己的勢力范圍,并改寫競爭格局,割據一方甚至獨占鰲頭。但在電商領域,流量不再是尚方寶劍,具有普適效應的后發優勢突然間失效了。
電商,于騰訊而言,更像是一門不同以往的新生意。其內部一度將騰訊電商未來的發展比喻為爬珠穆朗瑪峰,艱險不言而喻。跌跌撞撞近10年后,騰訊電商似乎終于理清發展思路、各種內外部資源、統合戰線,并試圖通過“微信 移動電商”的路徑實現逆襲。
暫不論成敗。目前,不容回避的是,騰訊電商早年已經落下太多“功課”,阿里系電商和京東商城早把騰訊電商甩出了幾條街。
流量枷鎖
騰訊CEO馬化騰曾坦言,“(電商)走了很多彎路”。
解釋騰訊的電商業務,本身就是一件麻煩事。即使經過整合后,它旗下的電商網站也還有3個。底層有C2C形態的拍拍網,類似淘寶;B2C自營平臺的易迅網,類似京東;以及B2C開放平臺的QQ網購,類似天貓。
此外,還有騰訊在電商領域投資的珂蘭鉆石網、高朋網、B2C網上鞋城好樂買、母嬰類社區網站媽媽網、團購網站F團等。
原本,騰訊是唯一可能在C2C領域與淘寶抗衡的公司。
2005年9月,騰訊系電商的首個種子項目C2C平臺“拍拍”上線試運營,年底上架SKU(庫存量單位)數突破百萬。
這一年,阿里系的淘寶剛剛超越eBay;而京東最終下定決心關閉零售店面,轉型為一家專業的電子商務公司。
來自Alexa的數據顯示,拍拍網當時創下了電子商務網站進入全球網站500強的最短記錄。自正式上線后短短一年間,其注冊用戶近5000萬,在線商品數超過千萬。但好景不長,拍拍網從2007年起開始逐漸萎縮,而淘寶網則一路高歌猛進。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3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國內C2C市場份額中,截至2013年6月,淘寶集市占整個C2C市場的95.1%,騰訊拍拍僅占4.7%,易趣網占0.2%。
“騰訊將流量導入拍拍后,當時也能獲得高銷量,但顧客買完便宜的促銷產品后就離開了。”一位曾供職于拍拍網的電商業內人士表示,當時直至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騰訊還是以做其他互聯網項目的思維來做電商,當時選擇C2C切入,也是考慮其是最輕的純信息流模式。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流量是騰訊系最重要的一項“撒手锏”,對于后進領域,其往往在模仿、改進的節奏中,憑借用戶和流量搶奪對手的市場。
按照部分觀察人士的觀點,騰訊的成功可以概括為“QQ ”模式,即以QQ為核心,以免費社交功能,將用戶“捆綁”到騰訊這艘大船上,然后在船上搭載銷售游戲、視頻、搜索、閱讀等各種項目。
在電商領域,騰訊也依然試圖復制這一模式,但遺憾的是,流量優勢失效了。
百度有啊可以說是前車之鑒。盡管百度曾經導入巨大流量、扶植電商業務“百度有啊”,但最終還是敗北。有啊創始人李明遠曾總結說:“電商背后,其實更多的是供應鏈、是商品、是物流、是倉儲、是品牌建設。電子商務比拼的是商品及商業服務,而不根本取決于購物網站的細節設計、網站感受。”
4月14日,在青島萬達艾瑪酒店,沉寂了一年時間的劉耀平重新回歸...
家電中國網:老板電器作為中國廚電行業的第一品牌,售后服務是如...
Copyright © 2013 Power By Efo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遼ICP備2025046929號 網站建設:易勢科技
家電中國網 版權所有